事件1:
早上,兒子起床,穿戴整齊,準備吃飯,看著剛洗干凈的校服,真怕他吃飯時,一把抹到身上,思來想去后,對大寶說道:“梓旭,今天你穿著這么干凈的校服去學校,加上咱這張帥氣的面孔,定能閃閃亮。”
兒子:“媽媽,我先把校服脫了,省得吃飯時弄臟了。”
事件2:
晚上回家,兒子說今天想下去玩,我說可以呀,如果你能在八點前寫完作業(yè),我們就可以下去玩了。
兒子休息了一會兒,自己主動寫作業(yè)。完成網(wǎng)上打卡,閱讀,口算題卡,練字。
兒子練完字后,我把兒子拉過來說:“寶,媽媽腦袋里突然有一個畫面。等到你20多歲,上大學了,帶著好朋友來咱們家玩,你朋友問我‘阿姨,梓旭的字咋寫這么好呢?’你老媽我會自豪地說‘因為梓旭同學小時候就堅持練字了呀,很主動,很認真’。”
兒子:“好了好了,媽媽,別說了。下雨了,不能下去玩了。我們玩捉迷藏吧。”
看得出來,兒子很開心。
反思:
1.有的時候,我們說還是叛逆,不聽話,主要是因為我們作為父母,習慣高高在上,命令孩子做這坐那,孩子長大了,覺醒了,他需要被尊重。
2.今天老公燉了兩個大豬蹄子,吃得很開心。
3.老王同志雖然沒有走進心時代,不過每天無意識的聽一些,轉(zhuǎn)變不少。對兩娃有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