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小樓
一直想好好讀一下中國古代那些經典,可是,以前讀過一遍《論語》,方法是對照著注釋仔細地讀了一遍,結果書讀完了,收獲卻不大。因此我想,這些經典不能這么讀,必須有一個精讀的法子,將這些經典嚼碎嚼爛,才能吸收到這些經典里的營養。
想要精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帶著讀,將那些犄角旮旯里的精妙之處嚼碎了喂你。可是,我沒有這樣的幸運,大學沒讀上中文系,而且,恐怕要到研究生才會有老師這樣帶著學生精讀原典吧!末了,我只好自己尋找方法來啃這些經典。
方法倒是不難找,可惜不易行。我找到的這個方法是來自止庵先生,他在“一席”的訪談中,提到他讀莊子的方法,說他當時把所有能找到的莊子的版本都找來,放在一起對照著讀,邊讀還邊做筆記,這樣讀了六個月,才讀完莊子。這樣的方法,勞力費心,想來定然是有效的,但是卻太難做到了。
我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小職員,且不說找齊所有版本所花的金錢與研讀這么多版本所花的時間,單是這過程中需要忍受的孤苦寂寞,沒有人激勵,恐怕也是難以堅持下去。
因此,我將這個方法做了一下改良,用來研讀《唐詩三百首》。
我并沒有找齊所有《唐詩三百首》的版本,只找了其中八個重要的版本,輔以工具書和延伸讀物,來研讀《唐詩三百首》。同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于是我決定每讀一首,便寫一篇精讀文章,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與朋友們交流。此一則可以通過輸入與輸出的交互作用加深我對詩的體悟,二則可以通過朋友的激勵來堅持走完這個孤苦寂寞的過程。
那么,下面介紹一下我準備的書,和我要寫的精讀文章的內容。
書有以下三類:
一、《唐詩三百首》八個版本:
《唐詩三百首(繁體本)》
陳婉俊 補注
中華書局59年版,16年第16次印
《唐詩三百首注疏》
章燮 注疏
安徽文藝出版社 86年版
《唐詩三百首詳析》
喻守真 詳析
中華書局2005年版
《唐詩三百首新注》
金性堯 注釋
上海古籍出版社16年版
《唐詩三百首全解》
趙昌平 解
復旦大學出版社08年版
《唐詩三百首名家集評本》
顧青 編撰
中華書局05年版
《國民閱讀經典:唐詩三百首》
張忠納 評注
中華書局14年版
《唐詩三百首全解》
王景略 解
中國華僑出版社13年版
二、工具書:
《詩詞曲語辭辭典》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
中華書局14年版
《詞詮》
楊樹達 著
中華書局第3版(04年)
《說文解字(繁體版)(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孫永清 編注
中國書店11年版
《唐詩鑒賞辭典》
俞平伯等 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13年第1版
三、延伸讀物:
《葉嘉瑩說初盛唐詩》
葉嘉瑩 著
中華書局08年第1版
《葉嘉瑩說杜甫詩》
葉嘉瑩 著
中華書局08年第1版
《葉嘉瑩說中晚唐詩》
葉嘉瑩 著
中華書局08年第1版
《中國古典詩詞感發》
顧隨 講 葉嘉瑩筆記
北京大學出版社12年第1版
《古典詩詞特殊句法舉隅》
王锳 著
語文出版社14年版
《唐詩語言研究》
蔣紹愚著
語文出版社08年第1版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
葛兆光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16年第2版
以上,就是我精讀《唐詩三百首》所用的書籍,那么怎么讀呢?我先將八個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一首一首地對照著讀,融會各個版本的注解與賞析,尚有不懂的地方,再查閱工具書,務求對詩的理解不漏一字。最后,再讀延伸讀物,提高自己對詩的理解與欣賞能力。
能理解能欣賞只是第一步,我還要將自己的理解與體悟寫出來,每讀一首寫一篇精讀文章,所寫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通釋。
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對詩的解釋。我們讀詩,往往有讀不懂的字詞,很多詩注,或不全面,或只列了該字詞的白話解釋,讀下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的解釋,通過融會以上所列八本《唐詩三百首》的注解,再借助上面四本工具書,力求對每一首詩的字詞句作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解釋。
二、賞析。
現在的《唐詩三百首》,都會有賞析,我做的,就是從各家賞析中提煉出精彩的點。而且,我不是專家,不是學者,對古詩沒有什么深厚的學養,這是缺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通過閱讀以上書籍,能夠體會這詩中之美,再把我所感受到的美表達出來,也許會有一些與專家學者的賞析不一樣的角度。
三、感發。
這一部分,主要是將詩與我自己的生命體驗相結合,寫一些自己的感悟。讀詩,不僅僅只是欣賞詩詞語言文字之美,還要將詩詞融入自己的生命,甚至可以用它來塑造我們的靈魂。
為了這次精讀《唐詩三百首》,我已經購買了超過二十種書籍(包括以上所列的),看著這一堆書,就知道這不會是一次容易的閱讀旅程,心里的畏難情緒再次出現,可是,中國傳統的靈魂正散發著幽遠的芳香,召喚著我這個在現代社會里失落了的靈魂。
朋友們,來,咱們一起互相激勵,完成這一次艱難的閱讀之旅,一起找尋這百年里中國人失落了的靈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