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最真實的,因為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成人則往往選擇合理化、壓抑。
小鷗這個學期開始,每天早上都要在家墨跡一會,都要因為一件事鬧一小鬧,比如想在家吃早餐、不想穿某件衣服、爺爺沒有先去送她……花樣百出,你要是順著她的“招”去接招,馬上她的招數(shù)就又變了,總之這一早上直到把你的耐心、精力耗盡,她才收拾起來去學校了。
今天突然意識到,原來最近有一個變化,就是我停掉了她姐姐學校的早餐,早上我會給姐姐做早餐。而她自己呢則是要去幼兒園吃早餐的。這是好稀松平常的事,小學的早餐實在太差,帶點吃的挺正常的。但或許正是這個激起了小鷗心里的漣漪,似乎是有無法說出的嫉妒。她是不用帶早餐的,幼兒園的人早餐又遠比我做的豐盛,但是媽媽給姐姐做卻不給我做、也不讓我在家吃的這種感覺似乎是挺不爽的。一到早上這頓眼淚是一定要流的,這頓鬧騰也是不能少的。實際得到的和內(nèi)心感受到的,就是這樣不成比例。若是我再愚鈍地久一點,或許她會有點失望吧,既沒得到小灶也沒得到理解,還受了一大堆“教育”。哎,你看人性就是這樣哦,嫉妒心都藏在很隱秘的角落,等著你去看見它,而不是壓抑、否定、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