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時間沒有更新了,這段時間九安和小生忙著寫畢業(yè)論文,答辯,實習,感覺大學生活的尾聲又忙碌起來了,日子雖是一天天過著,卻和以往有明顯不同。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我們落腳上海,選擇在這里工作。之前從未到過南方城市,更別說魔都了,只是在網(wǎng)上看過圖片、視頻,夜空下的東方明珠塔,絢麗的霓虹燈以及來來往往人群。在這里生活了一個月,感覺上海和想象中的一樣,又不一樣。
考慮的我上班時間早,我和九安把房子租在寶山區(qū),靠近工作的辦事處。因為工作地和居住地都是遠離市中心的地方,所以我感受到上海拋開國際都市的華麗外衣,更市井的一面。
每天上班我會騎自行車,大概15分鐘就到了,我甚至還沒體會過傳說中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兇猛,只是偶爾會在小區(qū)門口看見年輕的男男女女拼命的擠上公交車,有時候甚至公交車門因為關不上而嚴重變形,站在門口的小伙子使勁扒著里面的乘客,生怕錯過這一班車。這時候是早上7點半左右,而上海的平均上班時間是九點,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大多數(shù)人也都接受的了。
九安和我不同,她在靜安區(qū)工作,上班的路況和辦公室環(huán)境真的和上海同步,每天都是被人群推著進地鐵。她說,還好人多,要不我自己肯定是擠不上去的。他們辦公室人人都用英文名,她還在苦惱自己要叫什么。
我看見過穿著睡衣就出來買菜的阿姨,也遇見過畫著精致妝容,身穿旗袍的奶奶,他們同樣都是去小區(qū)對面的菜市場買菜,南方的蔬菜種類似乎比北方更加豐富。基本上每次下班我都要帶另一兩樣蔬菜回去,做成第二天的午餐,放在小巧的飯盒里。早上出門的時候會看見很多上班族手里提著放飯盒的小布包,帶午飯似乎沒什么稀奇。
記得去年的時候,二舅媽說上海人排外,我也曾經(jīng)在網(wǎng)絡上看到過這樣的只言片語,但是真正來了這里,遇到的上海本地人都還不錯,有教我怎么樣將自行車推過低矮障礙欄的大爺,有看見我把套了一個塑料袋的豆腐掛在車把上熱心地又遞給我一個袋子的大姐,也有當我和九安不知道該如何轉(zhuǎn)地鐵時好心提醒的男生。在上班的路上有坐在太陽下打毛衣的阿姨,我沖他們微笑,他們也一定會回報我笑臉。你看,他們都是友善的?。?/p>
我的答辯結(jié)束了,九安的論文也進入了修改階段,我們在上海的工作慢慢步入正軌,正在翹首期待著第一個月的工資,好像一切正在朝著我們期待的那個方向前進。當然,迷茫和焦慮也時常出現(xiàn),慶幸的是,我們總能平安度過這些小插曲。
以后啊,會繼續(xù)認真的生活,不管眼前是最狂的風還是最靜的海,都是我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