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各種知識付費的欄目,什么樣的講座都有,關于寫作的、關于個人成長的、關于讓你文章秒變100000+的等等,讓焦慮的人們對這些知識的向往簡直趨之若鶩,可是真實的結果你又看到幾個秒變“大神”的?
與這些相對應的是曾國藩的讀書法,此人很久都被認為是資質平平,反應遲鈍,但是靠著自己的讀書方法還是能考取功名,達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
曾國藩的教子之道: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叭酥畾赓|,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書,要怎么讀才對呢?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主要有三條。
一、要讀經典。
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三、就是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經典,對于我們來說不僅僅是“經史子集”,當代很有優秀的作家的文章我們也需要多讀讀,對于熏陶情操很有幫助,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別說那些文言文了,就是白話文的優秀文章讀的都很少了。
文言文晦澀難懂,這個好理解,但是白話文為什么讀的也這么少呢?因為缺少趣味,真正的好文章都是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只有多讀幾遍才能體會其中的韻味,而我們缺少的恰恰是多讀幾遍的耐心。
曾國藩可以做到一本書不理解就絕對不去碰下一本書。我們的借口就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一天看點新聞就要落后于別人了。其實那些新聞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偽知識”罷了。你看了之后,不過就是增加了茶余談資,你以為的是機會也想試試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個“接盤俠”!
那些經典就真的老了嗎?
經典真的不值得讀了嗎?
經典真的不再經典了嗎?
覺得我們不再需要經典的是大多數人,因為精英畢竟是少數人。當你聽到大領導講話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是不是的會引用《論語》、《史記》、或者唐詩宋詞中的名句,你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祖先是那么的智慧,自己怎么以前就沒喲發現呢?
經典之所以經典當然有它的經典之處,經典像一杯茗茶,需要細細品味;又像一壇好酒,俞久彌香。
每一部經典都寫出了人性,雖然這個時代在變,但是人性卻基本沒有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
一本經典,值得我們反復玩味。
自古以來我們的書就很多,現在是更多了,要想把書都讀完,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所以讀書要有方向,很多人讀書都是讀到什么書感覺有趣就接著讀,可以說什么都看,十八般武藝,那是癢癢稀松。還自以為是博學多才!
什么事都僅僅是知道皮毛,所以什么事都不能做到最好。
現在很多的老板都是什么賺錢就做什么,基本就是追著趨勢走,追的快一點或許還可以喝碗湯,如果沒趕上就只能成為被宰的“韭菜”了。
讀書要專,要把自己在的那一行的專業讀懂,讀透,讀精。讀書要光,要把自己專業相關聯的書都要有所涉獵,這才叫廣。
如果你能把自己這方面的專業做的非常好,那么其他地方也將不錯,因為很多事物都會有一個同性,這個做得好,那個也可以做得好。
曾國藩用最笨的方法,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不漏過任何的知識點,在文學上自成一派,后來還是這樣的土方法用在軍事上,同樣讓他功成名就?!皶接新非跒閺健贝蠖鄶档臅r候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捷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