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書目:《劍橋學習科學手冊》《人是如何學習的》《為什么要讀經典作品》《黑客與畫家》
1、連字帶空白一起讀
2、四個部分:提問、解碼、操練、融合
3、提問:
-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 (2)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 (4)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以問題、情境引導下的主動式、建構式的學習。
波利亞《怎樣解題》“沒有任何一個題目是徹底完成的了??傔€會有些事情可做;在經過充分的研究和猜測之后,我們可以將任何解題方法加以改進;而且無論如何,我們總可以深化我們對答案的理解。”
4、解碼:
三個層次:
- (1)它說了什么?(它原本就要傳達的信息和知識)
- (2)它是什么?(對文本的反思,以審視的目光對文本進行評價和定性)
- (3)它是怎么實現的?(對形式和構成的洞察,研究寫作、表達的手法)
如何成為解碼的高手——三條觀察和思考的途徑
(1)不只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
(2)不只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
(3)不只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
龐加萊《科學與方法》
正是例外變得重要起來。我們不去尋找相似;我們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別,在差別中我們首先應該選擇最受強調的東西,這不僅因為它們最為引人注目,而且因為它們最富有啟發性。
5、操練
Learning by doing
刻意練習
把知識當成一種技能來學習
三種知識操練方法:
(1)寫作式操練
書寫是更好的思考 教是最好的學
寫作——獲得反饋
(2)游戲式操練
“假裝相信”思想實驗
(3)設計式操練
調動已有的知識,去通過設計某一種解決方案,來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
學習螺旋模型:創造性學習是想象、創造、游戲、分享、反思和想象
6、融合
“遠距離知識”間的融合思考
(1)遷移——啟迪思維
(2)印證——探索規律
(3)互補(對同一個議題,找到完全不同視角的論述,綜合在一起)
價值體現在觀念的更新
知識融合的關鍵是能夠洞察出知識背后的深層結構
故事幾乎都是自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