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過年回娘家。因為工作時間的原因,每年回娘家都是匆匆忙忙,上午帶著孩子去,吃個午飯,玩一會下午就又要走了。爸媽忙了一桌菜招待我們,感覺我像是一個客人。
童年過的并不開心,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對這個家沒有感情,不會想念也不會留戀。
然而掙扎在一段時間的抑郁之后,這次回到自己的老家,踏上這條鄉村之路,我感覺呼吸變得特別順暢,心中壓抑的感覺一掃而空。
這時我才明白,有時候,幸福往往就并不是那么鮮艷、那么張揚,它被平淡的外表所包圍著,被我們的內心所遺忘。
很多時候我們也很迷茫,到底什么是幸福?我們怎樣做才幸福?
霍布斯相信,最幸福的生活意味著得到自己最想要的。
伊壁鳩魯學派認為,快樂高于一切。
蘇格拉底學派認為,知識(智慧)帶給人幸福。
幸福的生活源自內在的美好。
不同的人幸福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人因為吃到美食而開心;有的人因為在比賽中勝出而興奮;有的人因為可以身邊美女如云而快樂。
每個人幸福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其實快樂的感覺都差不多,也就是說,幸福就是一種感覺,至于因為什么而感到幸福,就取決于不同的價值觀了。
根據價值取向的不同,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最終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復雜,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我們卻越來越不快樂。我們感覺自己難以有那種純粹的快樂的感覺,我們的思想背負了太多的煩惱和壓力。
我們很多時候也很迷茫,到底怎樣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
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我們這一生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周圍的環境、別人的眼光、意外的變故。
家人朋友有會離我們而去的一天,萬貫錢財也有消散的時候,就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會遭遇疾病的糾纏,而我們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的思維,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遠離自己無法適應的周邊環境,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不要計較周圍人的得失,這樣我們會更快樂。
培養一項屬于我們自己的愛好
哈弗畢業生的一項調查證實: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獲得快樂,無論是跑步,還是畫畫。要學會“樂在其中”,“忘我”地沉浸在能夠帶給自己快樂的活動中,做到“物我合一”。這種幸福比感官的愉悅更加持久,而且不易受到情緒起伏的影響。
所以,要培養一項屬于我們自己的愛好,有了自己的愛好,幸福感也會隨之而來。
亞里士多德認為,能夠享受美好的活動本身也是一種美德。
成就感帶來幸福
成就感,未必是要求我們成為偉大的政治家、成功的商人才能有的感覺,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成就感。
無論是寫作、踢球、還是烹飪,只要技巧純熟,也可以成就屬于我們的價值,這往往也很受人敬仰。
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認定目標,付出努力,一步一步去實現它。在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的進步,這個前進的過程也會讓我們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對美好的向往,本身也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如果性格消極、容易嫉妒,那么,即便是再美好的事物,在他眼里也會變得暗淡無光。
在自己喜歡的時間里,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我而言這便是自由人的定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這是一個朋友強烈推薦的電影,可以說真的能觸動我們的靈魂。
當看到男主因為支付不起房租,帶著孩子睡在車站洗手間里時,真的心酸到不行。
尤其是半夜里有人撞門,為了不吵醒孩子,克里斯抱著孩子捂住了孩子的耳朵。
此時的落魄、屈辱,終于讓這個堅強的男人沒有忍得住他的淚水。
好在經過一系列的磨難,克里斯始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用愛溫暖孩子,并且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成為了公司最優秀的實習生,走向了自己的百萬夢想。
幸福來之不易,唾手可得的東西并不會讓我們真的快樂。
往往是在我們竭盡所能、堅持到最后迎來曙光的那一刻,我們的心靈被陽光照耀,如沐春風,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