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聊天當中我們也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就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說的很多都是自己想說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反而把一些本來比較近的人推遠了。上篇文章講過我們使用的聊天技術,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去讓你們的互動更加流暢的。所以千萬不要為了使用技術,而去盲目測試,一定要真誠去聊天。
? ? ? 就像有人說的,我希望你了解我的好,所以拼命的對你說,但你卻只是說我太自以為是了。就像有適合和朋友聊天當中,如果他一個勁的只是說她自己,全然不顧你的感受,你對這樣的聊天就會失去興趣,甚至會感到厭煩。
? ? ? 其實,這也難怪,說自己想說的,會覺得說得舒服,可是聽自己想聽的,也才能讓自己聽得舒服。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但是,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如果我們只是表現自己,忽略了別人的感受,你以為別人聽你說會很爽,其實他心里一百個不愿意,除非是已經很熟悉很親密的人。不然,這樣的聊天不僅不會讓人印象變好,反而會讓聊天交談變壞。
? ? 同時,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當別人說的,是你想聽的,你會更有聊下去的欲望,會有希望對方說更多的想法,在聊天當中的互動也會更好。
? ? 就像你和朋友去逛街,看見一條自己很喜歡的裙子,你試穿了覺得很好,心里已經決定要買了,你問朋友的意見,問問她是什么看法?結果對方說你皮膚太黑和裙子顏色不搭、身高不適合這樣的裙子等等,盡管她說出了一堆不好,但你還是表示自己很喜歡要買,但她還是堅持說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你的心情一定會變差。
? ? 因為你希望聽見的是對方和你一樣的看法,你希望聽見的是她也覺得你的眼光很好,希望她能夠認同你的看法,盡管你知道對方說的也很中肯,那些小缺陷你自己也知道,但你覺得那不是問題。
? 在聊天當中也是這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不是我想聽的,就算你說的再好,也打動不了我。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恰如其分的自尊》
? ? 為什么認同感對于一個人如此重要呢,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他的《恰如其分的自尊》當中,提到社會認同感是自尊的來源之一。那么你肯定會問了,讓一個人處于自尊的狀態會有什么好處呢?書中提到,當一個人處于較高的自尊狀態時,更愿意去嘗試和更容易接納他人,換言之,更容易讓對方喜歡上我們。
? ?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對方想被我們認同,但他又不會直接表現出來,那么我們如何知道呢?
? ? 在聊天當中,對方的每一句話當中的每一個物件,每一個詞語,可能都隱含著對方的認知,而他希望得到認同的,也會在這些話當中隱藏著。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敏銳的覺察到談話當中的某些關鍵詞,并通過這些關鍵詞引導對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