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舊記得,我高二的英語老師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充滿了戲劇性,但請別輕易放棄自己。”
也許你會好奇,一個英語老師怎么會說起了人生哲理。這就要從曾經那個討厭英語的我說起。自幼就不喜歡英語,可能是啟蒙時對英語起了抵觸情緒。每每上英語課我不是低頭玩手機就是趴在桌子睡覺發呆。一直覺得上英語很沒意思沒勁,但也未曾逃過課。或者大鬧課堂~大概是英語老師覺得我不是沒得教沒得救了。特地跟我講了這句話。不妨直說,當時的我覺得她真的很可笑。
直到高三經歷了一些事情后才真正明白英語老師的用意。高考完,我多多少少心里是有底的,知道以自己的水平考不上本科。偏科太嚴重了。我有想過不讀書,可是發現不讀書我沒有別的出路,因為我沒有拿的出手的學歷。帶著期待又忐忑的心情等來了高考分數。果然跟我之前預想一樣。心情突然低落,大概是壓抑了太久需要找個發泄的理由。那時又想起了那句話“人生充滿了戲劇性,但請別輕易放棄自己”。
現在大二了。準備去考駕照了,該考的證也努力去考了,平時成績也還算樂觀,雖然拿不到獎學金但也知足了,靠著周末課余時間兼職養活了自己。不用伸手向爸媽拿錢,很開心因為我可以減輕爸媽的負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天是教師節本想厚著臉皮去聯系英語老師,但發現我真的連英語老師叫什么都不知道了,只記得她那為學生操心的身影和模樣。這一刻發現自己原來那么壞那么不懂事,希望遠在故鄉的老師,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