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隋煬帝楊廣,大家可能想到的是一代昏君;而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名君典范,為后人所敬仰!
從隋煬帝和唐太宗的人生軌跡來看,他們似乎有著相同的人生經(jīng)歷!
隋煬帝楊廣為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子,隋煬帝楊廣從小就飽讀詩書,且善習武術(shù),長大以后更是文韜武略,屢立戰(zhàn)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楊堅率領自己的文臣武將消滅各方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大業(yè)指日可待。南方陳朝憑借長江天險仍然割據(jù)一方,茍延殘喘。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封晉王楊廣為各路兵馬大元帥,率領李淵、高潁等大將南下滅陳,最終消滅陳國、俘虜陳叔寶、助楊堅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從此以后楊堅對楊廣更是喜愛,而且楊廣在未當皇帝以前常表現(xiàn)一副勤儉奉工,謙虛謹慎的姿態(tài);而另一方面太子楊勇性格軟弱,不理政事。這就讓楊堅漸漸萌生了廢太子楊勇而立晉王的想法呀,后來的歷史大家或許都知道隋煬帝弒兄殺父,最終登上皇帝寶座!當上皇帝之后,楊廣三征高麗,修筑大運河。這些雖然有一定的歷史功績,卻給當時的老百姓帶去了很大的傷痛。他廣修宮殿,招納美女,過起了窮奢極欲的生活。最終引得百姓怨聲載道,十八路諸侯紛紛揭竿而起,三十六路煙塵呼之欲出。最終隋朝在諸侯的打擊下土崩瓦解,隋煬帝楊廣為部下宇文化及所殺,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生命,并留下了一代昏君的臭名!
唐太宗李世民同樣是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子,這點他們?nèi)绯鲆晦H。唐太宗李世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喜讀詩書、通曉八律,還喜歡舞刀弄槍。從小就深受李淵的喜愛,并且李淵認為兒子前途無量,屬可造之才!李世民從小就與父親外出,過慣了那種軍旅生活,所以對民間疾苦和將士生活的艱辛深有體會。隋煬帝上臺之后,橫征暴斂,加重徭役,令百姓怨聲載道!諸侯紛紛反叛,這些李世民都看在眼里。于是他萌生了一種想法,鼓動父親像其他諸侯一樣起兵反隋,但這似乎并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最終在李世民的多方勸說和他的謀士和好友的幫助下,終于說服父親于晉陽(太原)起兵,開始了征戰(zhàn)沙場的一生!李世民可以說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他的文臣武將的幫助下他取得了不世功勛!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最終逼李淵退位,自己登上了皇帝寶座。但是與隋煬帝楊廣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之后廣開言路、積極納諫、勵精圖治、發(fā)展生產(chǎn)、開展對外活動,最終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被當時的各個民族稱為“天可汗”,同時因為他的功績而被后世史學家公認為明君典范。唐太宗由此成為后來歷代皇帝學習的榜樣!
唐太宗與隋煬帝留下不同名聲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所做的事情,唐太宗因為在位期間能夠做好一個皇帝應該做的,心系百姓,所以為百姓所愛戴!而隋煬帝貪圖享樂,加重徭役,引得百姓怨聲載道,最終留下了罵名!人們或許會忘記他們所做的錯誤的事,但他們所做的造福百姓的事卻始終銘記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