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歡鋼琴,好喜歡鋼琴彈奏出來的美妙的旋律。
最近無意間在網絡上發現一個日本女鋼琴家的作品,鋼琴曲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比如微笑的鐘,淚壺的詩,聽音樂盒,灑落陽光的樹下,松櫚樹下的夢境……每一個名字都像水晶般透明晶瑩,還未去聽便已被深深吸引。每一首曲子或沉靜、或悠揚、或帶著幽幽的哀傷。但無論是怎樣的曲調,聽著總讓人的心似一株植地而生的碧綠植物,平靜,安寧,隨思緒的微風輕柔搖晃……這樣的感覺,真是清澈得美好。
相比起其它樂器,總覺得鋼琴更像是一位詩人,高低不一的音階的淺唱低吟,仿佛一首首被朗誦的輕盈的小詩。以女子作喻,鋼琴則是蕙質蘭心的小家碧玉,深居閨中,淡雅,不免矜持,不似那灑脫的吉它,背起來就可以出發,走到哪里都可以隨意地席地而坐,彈彈唱唱起來,亦是一種快樂。鋼琴似乎更需要被呵護,柔柔地撫,輕輕地彈。情緒不好的時候,還是別拿它出氣,野蠻地敲敲打打,不僅制造噪音,還心疼、可惜了它的嬌弱美好。
我上班所在的小樓地處僻靜,附近住著人家,幾乎每天黃昏時分,窗外的天空總會飄來若有若無的鋼琴聲,有時悠然,有時低沉,有時彈錯幾個音仍然不厭其煩地重來一遍。這是誰呢?每次我總是好奇地猜想著,彈著這些不知名的曲調的雙手究竟是怎樣的主人。是溫柔恬靜的女孩?還是多愁善感的男孩?抑或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天真孩童?我常常邊工作邊悄悄側耳聆聽,想象著,編織著,倒是怡然自得,好似懷揣了一個好寶貝的秘密……其實,那個人是誰并不重要,只是我,每天因為這樣一份美麗的遐思而倍感歡欣、喜悅。
說起來,大學里也有一段與鋼琴有關的往事。大三那年,搬了校區,無心發現教學樓九層有一個鋼琴室,于是,有一天,我偷偷拉著最好的朋友逃課,跑上最高樓去看鋼琴。我隔著高高的透明的玻璃窗,望見偌大的教室里整齊地擺放著好多架鋼琴,它們在午后柔和的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那樣靜謐、莊嚴,我竟生出一種錯覺,感覺到天堂一般的神圣和驚艷,突然間感動得泫淚欲泣……門平常是鎖著的。我們在窗外逗留了許久。后來,我試著去開窗,竟被我推開了,我好開心,我們一起爬窗、翻墻,進到教室里,一起胡亂地笨拙地彈著鋼琴玩。那天我真的好快樂好快樂。再后來,我們又逃課去過一兩次,我自己也去過一次。一個人坐在空曠的鋼琴室里,面對臺下那么多空無一人的鋼琴,周圍好安靜,只有我一個人的呼吸,和這群黑色的鋼琴們一起,享受著安寧的時刻。我一個人彈琴,一個人歌唱,仿佛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琴聲、歌聲,空靈靈地回蕩在空落落的教室里、和心里。既歡喜又失落,既美好又寂寞,那時天空下著雨,夾帶著濕淋淋的憂傷……那個下午一個人在鋼琴室里的別樣感受,我想我永遠也忘不了……再往深些回憶,我大學里最后一課的時光也是逃課在那里度過,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難免對當初那個沒有好好學習、乖乖念書的自己感覺抱歉、遺憾,卻沒有后悔,這段美麗的珍貴的鋼琴故事將一直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心底。
我曾做過兩個夢,一個是學吉它,另一個是學鋼琴。吉它的夢大抵是實現了,雖然彈得不怎么樣。而我也相信,在不久后的一天,我又可以坐在心愛的鋼琴面前,彈著唱著,微微地、幸福地笑……
——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