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對手機的依賴已經上升到各個層面,而最近讓我感到這不是個好現象的是,和朋友在各種聊天app里面聊得很high,見面之后面對面的聊天卻不知道說點什么,幾個人還好,特別是只有兩個人的時候,上句不接下句的聊天有點尷尬。
? ? ?同齡人的我們來說習慣了通過聊天工具來交往,就算并肩或者面對面也不能好好的說句話,更不用說微笑,可愛,擁抱這些我們平時根本做不到的肢體語言。聊天軟件里的表情世界是豐富的,不夠用來表達我們繁雜的內心世界時我們還有更為強大的各種表情包,這就形成了大部分人“高冷”的存在。
? ? ?媒介和通訊手段發展到現在的地步,人們倒是更不愛說話了,不管微信里還是其他軟件里,我們變得能打字絕對不發語音,能不打電話絕對不打電話,甚至婚喪嫁娶這樣的人生大事都變得簡單了。退回二十年,固定電話沒用普及的年代,一個地域也就個別人能用的起傳呼機,大哥大,可那時候的大事小情街坊里道親戚朋友樂意奔走相告,對比來講,對現在的年輕人發一張婚紗照放到朋友圈就算告訴你她結婚了這種事不敢茍同。就拿結婚這事來說,我決定以后微信qq通知我參加婚禮的一律假裝沒看到,人生大事用簡短的文字來通知,不僅讓別人感到不舒服,也讓自己的喜事“掉價兒”。
? ? ?幾天前去個地方面試,除了我和另外兩個女孩之外,其余都是西裝革履的男士,也有緊張的原因,加上貼著標簽的對手,彼此都是整個候場的屋子氛異常詭異,只有我身邊一個男孩兒心態看起來蠻放松,一直在我身邊叨叨,我抽簽抽到最后一個,也就沒什么太緊張的了,開始對旁邊男孩說的話注意,對他的感覺題搭了幾句話。聊了幾句,感覺三觀還是沒太大出入,在我倆聊天的過程中,候考的剩下十幾人也慢慢搭話,原本緊張的氛圍一下成了段子手們的群口相聲時間。能進面試的綜合素質都不會太差,加上這突變的畫風讓我感覺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缺這碗飯吃,絕逼都是上了天橋就能賣藝的主兒。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像第一眼看到的那么盛氣凌人。
? ? ?把幾個小孩子放在一起,很快就能玩起來。要是幾個成年人聚在一起很難。長大以后,個體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在一起,通常不是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在外面更愿意讓自己看起來不好相處。這是本能,但現在這個社會大環境里也是必要的。我們一開始都還是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只是這些真情已經和倒地的老太太一起摔的稀巴爛了。前幾天,辦公室了進來兩個學生模樣的男孩兒,背著雙肩背包,穿著也略顯寒酸,眼睛里能看的出好多的不堅定,被同時進來送快遞的大叔撞了個趔趄,然后我從他的只言片語里聽出他是這里某高校的學生,因為是市場營銷專業,有任務是他們要把這些東西賣出去,沒聽見他說什么就被人事經理打發走了,路過我身邊的時候,感覺到惻隱之心微微動搖,和對面的同事隨口說了句,現在的學生也不容易。沒想到他的態度比打發他走的經理更決絕,他說你還真信,都是裝的,上次在外面吃飯,有個人進來直接蹲地上給我擦鞋,說那擦鞋的產品多好用,一方面感覺產品可能確實不錯,另一方面人家那樣我也不好意思了,買了一瓶回家自己一試,還不如自來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 ? ?難怪現在的銷售越來越不好做了,人家都直接蹲下來擦鞋了,原來打人情牌都略遜一籌了。可惜,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我會無動于衷。
? ? ?我們的同情和熱情被貪婪人利用著,所剩無幾。
? ? ?最好的銷售是銷售自己,在和客戶的交流過程中,建立起最起碼的信任,讓對方相信,放下戒備,那接下來的工作才會順利展開,而不是利用同情和信任。可是現在人和人很近,心距卻越來越遠。網絡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填補了這個洞,文字輸入的時間足夠思考對方言外有幾個意思繼而措辭回復,隔著屏幕我們有時間辨別真偽,對于不靠譜的種種可以直接屏蔽或刪除,思想和文字電光火石,聲音變得可有可無。那么問題又來了,等有天我們甚至連朋友圈都懶得發了,我們會不會變成思想呆滯,行為木訥的啞巴。
? ? ?前幾天和一個好久沒見面的朋友聊了幾句,我說怎么聽不見你有什么動靜,也沒見有什么動態更新,他說覺得沒什么可發的,引發了我的同感。我們這代人可能從中學開始就習慣在空間(那時候還沒用朋友圈這種存在)或者吐槽,或者起范兒,或者清新或者文藝。翻翻以前的記錄甚至還能找到當年被罰寫檢查的經歷。工作以后很少了,通常氣急敗壞的想吐槽,編輯又刪除,畢竟負能量帶給別人的情緒也不好,發張自拍吧,發出去幾分鐘覺得自己這樣丑逼還是算了吧,人家叫美拍,我這是丑人多做怪。就這樣多少人只是默默的關心朋友圈里的人在干什么,似乎別人總沒有那么差勁,縱然我們也懂好的照片來很可能來自自擺拍。
? ? ?從小比較嚴苛,身邊總有聲音在提醒我,要規規矩矩,別讓別人覺得你這里怎么樣,那里怎么樣。在世界觀形成后,對我受到的提示不以為然,太多了限制和對別人眼光的在意會讓我們小心翼翼,循規蹈矩,為人處事擔心惹火,說話擔心別人不討喜,為了不犯錯,索性不說話,可是公司的高層并不會欣賞他們看不透的員工。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屬于慢熱型,一大部分人更愿意在先了解別人之后再釋放自己。
? ? ?在處世之道方面,大多數情況下相對于別人說我高冷,我更愿意別人叫我逗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