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兩家,白鹿原上的世家。矛盾統一體。離不開,又斗不停。
鹿子轔,自私,自我。小人。人性中壞的一面為主。欺負孤女,占小便宜,官迷。
這樣的一個父親,按理說,孩子在言傳身教中應該學壞了。但是他卻有兩正直熱血的好兒子,好男兒。
大兒子鹿兆鵬,從小聰明有主見,示范清楚。愛憎分明。長大為國為民奔走呼喊,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小兒子面對日本入侵,投身軍營,熱血報國。
鹿家的兒子,從成長的家庭環境看,是不會成長成這樣的兒郎的。懦弱的母親。強勢自私的父親,功利心強的爺爺。
如果硬要說家庭帶來的好處就是,兩孩子離開家庭早,從小在城市新思想新環境的學校讀書。父母性格的影響不大。
少年時代傳統道德教育--塑造了優秀民族品格。青年時代新思想的影響,加上民族的災難是他們迅速覺醒成長。
白嘉軒,一個封建地主,白鹿原族長和靈魂。謹守傳統,愛護族人。正直無私。有勇有謀。
兩兒子白孝文,白孝武。接受傳統教育。女兒白靈接受傳統+新思想教育。各自的人生道路也不同:
白孝文,接受了傳統文化里的虛偽糟粕部分。自私,自我。甚至邪惡。一點不像白嘉軒,真是虎父,犬子。他以為什么都是做戲。尤其當官,根本就是裝給老百姓看。。難怪小時候念書,先生就說:這孩子心不干凈。。
這里我就有點不明白了,這個白家的長子,從小到大一直就生活在父親身邊,怎么就沒有父親的一點美德呢?不是說言傳身教,家庭教育很重要嗎?
白孝武繼承了父親當個傳統農民,好好過日子的思想。沒有父親的大氣。。
白靈,傳說是白鹿原的守護神白鹿轉世,出身時被狼叼去又放下了。好象白家的優良基因都給這個小女兒了。繼承了父親的果敢,發揚光大了父親愛護族人的品德。有父親的領導才能和熱情。。總之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
縱觀這兩大家族。孩子的成長過程,家庭所起的作用好象主要是提供資源:金錢和愛。提供看世界的平臺。
這五個孩子的成長歷程受當時的社會環境(傳統道德與新思想 ?民族危機)影響遠大于家庭影響。
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管什么教育,孩子自己的先天秉性才是主要的。
難怪老祖宗常說:細娃看小時。。三歲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