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有一點動心+立馬行動
雖然我自己經常喜歡瞎搗騰素食,擅長自嗨;但是做飯給老媽吃,壓力還是很大的。
第一我吃素老媽雖然吃的也比較素但并不吃素;第二,歲月的饋贈,她吃的鹽都比我做過的菜多,班門弄斧;第三,從小時候開始我在家里做飯就有壓力……
但是,當我有這個想法為了避免自己打退堂鼓,提前一個星期把消息散播出去,并且打算把這頓飯作為母親節的禮物,老媽二話不說也接受了。
菜品設計理念
理念:自己覺得怎樣是最好的呈現給老媽,不要有分別心;
健康美味低脂飲食原則;
因人而異:考慮老媽和外甥的飲食習慣,讓家人首先愿意動筷;
因地制宜:考慮已經有的食材再調整,不要完全重新采購,已有食材不及時使用不新鮮。
設計菜單:
感覺總是各種忙,工作不斷有新花樣。到周五晚上才定下菜單如下:
湯:蓮藕花生淮山香菇羊肚菌
涼菜:涼拌豆皮
熱菜:羊肚菌釀蓮藕
香煎黑豆腐+秀珍菇
土豆番茄鷹嘴豆釀甜椒
青菜,西蘭花
主食:玉米胡蘿卜炒飯
甜品:紅豆沙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菜式看起來簡單但感覺搭配不錯:
菜品完整,有一整套菜;
既有家常也有珍饈;
以現有食材為主,但青菜等當日新鮮采購;
有提前準備好部分可以加快速度,比如雜糧飯。
次日需要采購的菜品:
豆皮,胡蘿卜,秀珍菇,西蘭花,甜玉米,紅豆。
烹飪開始:
食材采購:先列了清單,次日采購非常順利。先去一貫去的當地名牌SJL采購,它家已經向有機菜轉化,菜品時令性強,不會像一些大棚菜,一年四季都有。
所以甜玉米西蘭花它家沒有,但這兩個菜外甥特別愛吃,怕他沒有喜歡的菜,換一家店還是采購了。
開鍋:
開始做之前把菜式寫在白板上,這樣對于進度一清二楚。
湯:廣東人少不了湯。煲湯沒有難度,但是要花時間,所以買菜回來第一件事情把湯的食材準備好上鍋。大火煮開再文火,煲上一兩個小時,臨煮好再加油鹽調味即可。
菜:先配菜,把材料洗好切好準備好,做一個菜的食材放在一個。飯店酒店里面,分工明確有專門切配的。對于家常菜來說,流程明確也讓做菜思路清晰,過程行云流水。
微調:早上沒有買著秀珍菇,干脆把香煎豆腐和羊肚菌釀蓮藕搭配;有豆皮、黑豆豆腐和紅豆沙,豆制品植物蛋白質夠了,取消鷹嘴豆;釀甜椒配菜有富余,直接做西蘭花配菜——后面證明這個選擇太正確了,因為西蘭花土豆西紅柿幾個食材都是外甥愛的,配在一起他吃的不亦樂乎。
反思:
發現人一多我統籌安排能力還有待提高,刀功差也盡顯無疑,然后忙亂也來不及擺盤,看著很不滿意。羊肚菌釀蓮藕搭配黑豆豆腐,太緊張沒有勾芡。
優點:叫小豬幫忙把蓮藕釀進羊肚菌,他超級樂意,這活干的不錯,我可以做其它工作;
湯超贊,非常甜,有老媽風范;
所有菜式基本老媽蟲子都滿意,更難得小豬也超愛,還說下次還要吃。
哈哈,謝謝最親愛家人給我的支持,我會繼續進步。
上菜咯
母親節為母親做一頓飯不難,難的是長期的陪伴;
陪伴難,更難是高質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