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準備開口diss一遍奮斗逼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既不能用成功人士的范例和話語來做證據,因為這樣顯然不全面,更不能用平庸人士和差人士來做證,這樣更沒說服力了。
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對于任何事情,你都無法把它限定在一個概念里面,包括一個人如何看待一件事,比如大學,有人會把大學當作技校,有人把大學當作一個考研的場所,有人把大學當做吃喝玩樂交朋友的地方,不管怎么樣,對任何一件事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擁有自己的看法,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無論人如何不自由,他的思想都是自由的。如果評價優秀的標準消失了,那么所有的概念都會因此而消失,如果優秀是一種優秀,那么什么又是優秀呢?誰對優秀這個概念的界定又最為優秀呢?這個問題會陷入黑洞般的無解。
說白了,我們每個人都是憑自己的信仰行事,我們信的是什么,我們信的是誰?這些概念塑造了我們的命運,但這些概念又是哪來的呢?
在一些含糊不清的事情里,你是否會相信有真理存在?真理又憑什么存在?如果真理都不存在,我們生存依靠的因果論又如何說的通呢?這真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問題。
哲學的終極命題是思維和存在,到底是思維還是存在?這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兩個方向,因為總有說不盡和探不明,而我們感知這個世界,甚至于感知自我都只能依靠自我,我的大腦和我的身體還有我的思維,而除此之外的東西,都難以感知,甚至無法感知,由此來看,存在就變得難以相信,也無法了解,而除此之外,即便思維是自我的,由于存在的難于感知和了解,思維就難以被定義和認識,這樣所有的概念都將失去意義。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存在的世界在我的思維不存在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存在先于本質,但有一點需要警醒,思維無法定義本質,那么存在就可以嗎?存在雖然先于本質,但存在并非可以定義本質。
我的祖先在我不存在的時候也已經存在了,這個地球乃至宇宙在我祖先的思維不存在的時候也已經存在了,但存在也無法定義思維。這樣時間也失去了意義,因為先并不定義后,或者連定義都不存在了。
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存在和思維是一體的,思維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思維。思維是存在本身,存在也是思維本身,前者很好理解,后者就并不那么好理解和相信了。我們擁有的的東西只有自我,所以我們很容易感知前者——思維就是存在,但后者難以感知,因為我們涉世太淺,但這并不影響,涉世太淺的思維仍然是一種存在,完全具有它的正義性。
這里就不得不查一查笛卡爾的百度百科了: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并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并不是從這一命題,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這一手理論立馬就把人類知識的合法性給救了回來,也就是說如果思維不是存在,那人類浩瀚的知識不過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小把戲。
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比較權威的一種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因為我在思考在懷疑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執行“思考”的“思考者”,這個作為主體的“我”是不容懷疑的,這個我并非廣延的肉體的“我”,而是思維者的我。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這個命題是怎么成立的呢?笛卡爾指出:這既不是一個演繹推理也不是歸納的結果,而是一個“直觀”的命題。
所以這個理論的依據就是“直觀”,被人說唯心主義確實不算冤枉,但也言之有理,會獲得很多的認可。
由此,笛卡爾第一步就主張對每一件事情都進行懷疑,而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從這里他悟出一個道理:他必須承認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懷疑。而當人在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爾將此作為形而上學中最基本的出發點,從這里他得出結論,“我”必定是一個獨立于肉體的、在思維的東西。笛卡爾還試圖從該出發點證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爾認為,我們都具有對完美實體的概念,由于我們不可能從不完美的實體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個完美實體――即上帝――必定存在。從所得到的兩點出發,笛卡爾再次證明,現實世界中有諸多可以用理性來察覺的特性,即它們的數學特性(如長、寬、高等),當我們的理智能夠清楚地認知一件事物時,那么該事物一定不會是虛幻的,必定是如同我們所認知的那樣。
雖然笛卡爾證明了真實世界的存在,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即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靈魂”和“擴延”),兩者本體都來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占空間。而動物只屬于物質世界。
笛卡爾強調思想是不可懷疑的這個出發點,對此后的歐洲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它的基礎,“我思故我在”被后人證明是并不十分可靠的,因為該公式其實是建基于承認思想是一個自我意識這一隱蔽著的假設上的,如果擯棄了自我意識,那么笛卡爾的論證就失敗了。而笛卡爾證明上帝存在的論點,也下得很匆忙。
雖然這個理論是有破綻的,但并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駁倒,這個理論不僅保住了人類知識的正義性,也保住了人類自身的正義性。
這樣馬克思主義所仰仗的二元論和因果論就有了市場,但是有一個疑點,既然存在和思維是一體的,那么意味著宇宙是一元的,為什么就可以用二元的因果論來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