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匡衡屬什么?不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匡衡是誰。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人,以說《詩》著稱。他的生卒年不詳以至于我們也不知道匡衡屬什么?但這有一個很有名的典故-鑿壁偷光,看完這個典故我想你就知道匡衡屬什么。
小時候,匡衡家里很窮,他們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十分好學,他家境貧寒卻并沒有放棄讀書,他白天耕地,夜里讀書。苦于家中沒有夜燈照亮,想著借用鄰居的燭光照亮,他詢問鄰居借用燭光一寸之地可否,怎料鄰居卻看不起窮人家說:“既然沒有錢,還看什么書”。匡衡憤慨不已,他不甘心被人看扁,他仍堅持一天天地看書。有一天,他發現墻縫里透出微弱的燈光,突然興奮不已,他發現可以沿著燈光鑿出一個洞,這樣他就能有更多的燈光看書了。他沿著墻邊縫隙透出來的光慢慢鑿出來,借著雖然不是很大很強的燈光,但他能借著這燈光看書,也已足矣。想必看到這里,你也已經猜到匡衡屬什么了。
后來他以替人打工來獲得讀書的資本,有一天他知道一門大戶人家家中有很多藏書,匡衡找到他并說:“我可以免費給你打工,只求你給我閱讀你家中的書籍。”這門大戶人家被深深觸動,于是答應了。他對《詩》有很深的理解,古人有傳云:“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素有匡衡解讀《詩》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雖說如此,但是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那么順暢,考了九次才考到丙科,但由于匡衡對《詩》的理解至深,當時經文學家對他一致認可,也深得當時還為太子的元帝好感。
元帝即位后,即升遷匡衡為博士。此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一系列災害病變,匡衡趁機上書削弱宮中不必要的支出,由此獲得元帝和文武百官的一致贊賞,后因原丞相病逝,遂升遷匡衡為丞相,一路為元帝解憂解難,成為一代經文學家。
鑿壁偷光的故事由此而來,即使匡衡的生卒年不詳,我們也可以由這個寓言故事得可而知匡衡屬什么。匡衡屬鼠,名曰,鼠才會鑿墻,匡衡正如鼠一樣,為了挑燈夜讀,把墻壁給鑿開來以獲得一絲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