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營銷,都是一種催眠,拒絕被催眠,保護好自己的錢袋。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微微細雨潤中秋
昨天是小長假的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騎著單車出去看電影,電影院在購物中心的6樓,離開場還有點時間,我們決定在賣場里逛一逛,到了二樓一下電梯,右手邊一家賣鞋的生意非常火爆,很多人在試穿買鞋,媳婦看見了,忙拉著我說,聽我同事說這個品牌的鞋特別舒服,火的很,還有時間,我們進去看看吧。
鞋子確實不錯,價格也不貴,活動也比較給力,199一雙,第二雙9折,第三雙8折,我們都試穿了下,樣子好看,白底,黑面,非常輕,彈性也非常好,上腳很舒適。
媳婦說:幸運的很,居然趕上活動了,咱一家三口一人一雙湊個親子裝吧。
看著媳婦開心的樣子,再看到賣場里一派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我也被感染(催眠)了,一想反正也不貴買就買了吧,一家三口還從沒弄過親子類的穿著。
正在我們準備要去付錢的時候,一看時間,電影馬上開始了。
媳婦說:要不我們看完電影再來買吧,我可不想提著一雙鞋去看電影。
我說:也好。
在去看電影的路上,我像是突然醒了,我的消費元認知能力突然冒了出來,我開始問自己那三個我經常問自己問題:
1、這鞋必須要買嗎?
答案是:no。
第一、我們一家三口目前都有合適的鞋穿。
第二、這個鞋子我看了面子是比較薄的,現在買了在西安,頂多穿到11月份就穿不成了,穿到11月份的鞋我們都有,所以,不是必須要買的。
第三、本來今天也是偶然遇見了,并沒有計劃。
2、能少點嗎?
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3、能推遲一段時間買嗎?
答案是:可以。明年春天買其實正合適。
問完了自己這三個問題,我開始想怎么說服媳婦,電影院在6樓,我們需要上電梯,正好電梯里沒有人,我就把我的想法給媳婦說了。
我說:老婆,你看哈,這鞋很好看,也很舒服,沒問題。可是我看了下,這鞋是比較薄的,夏天穿還是比較合適的,這馬上入冬了,買了估計也穿不了多久,你說呢。
媳婦說:嗯,就是估計穿到11月份吧。
我心想,和我預計的一樣,嘿嘿。
我繼續說:是啊,要是只能穿到11月份的話,我覺得就劃不來了,我們現在腳上穿的鞋其實都可以穿到11月份的,是不?
媳婦說:嗯,是啊,你說的沒錯,那就不買了吧,等天氣冷了,我們再買厚一點的。
通情達理的媳婦,點贊。
我們看完了開心麻花的電影《羞羞的鐵拳》,開開心心的吃了晚飯回家了,買鞋的事情就像沒發生過。
晚上睡覺前,想起這件事情,就在腦海里反復的思考,這件小事情中,我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莫名其妙的就被帶入到了消費的場景中去,像是被給力的活動,攢動的人頭,媳婦的鼓吹,催眠一樣,不能自拔,而且沒能及時啟動消費元認知能力。如果不是因為電影就要開始了,估計這筆不必要的消費就被花出去了。
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花費,不都是這樣被花出去的嗎?
親,滿99包郵哦,于是,情不自禁的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就為了省那8塊錢的郵費。
親,買三送一哦,于是多買了兩件沒用的東西,就為了那一件可能用處也不太大的東西。
親,10塊錢3個,結果,本來5塊錢能搞定的事情,硬是花了10塊錢。
商家的營銷都是一種催眠,對買家的催眠,這種催眠的作用就是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花更多的錢,然而可怕的是,我們經常被催眠了卻不自知,并樂此不疲。
時刻保持警惕,看好自己的錢袋子,隨時隨地啟動自己的消費元認知能力,建立理性的消費觀,人生才能更加的從容。
時刻牢記這三個消費元認知問題,保證你不被催眠:
1、這筆錢必須花嗎?
2、能少點嗎?
3、能遲一點花嗎?
任何時候,回答完自己這三個問題后再做決定,你會發現,再牛逼的營銷都無法將你催眠,你的消費觀將越來越健康。
一個專注講理財干貨的粗人!
哦,對了我來自美麗的新疆!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簡書麥蘇木” ,否則我請你吃巴達木!
喜歡就打賞1元吧,
給娃買個棒棒糖吃,
不打賞點個喜歡和關注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