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8(周一)
七夕竟然變成了情人節,除了商業上的炒作,人們也是借此來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盼望和一抹亮色吧!只是對于我這樣下了班要趕回去接娃做飯的人來說,喧囂熱鬧已是與己無關了。
今天是學生開學的第一天,這一點似乎更有意義。新學期有新的盼望和可能,祝福兒子進一步成長、成熟。
人到中年,對命運多了幾分臣服之心,年輕時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如今已能接受生命的有限性,一個人很難超越他出生的時代、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受教育程度,以及成長的經歷,隨著生命的展開,很多幻想破滅了,從未知到已知,那清晰呈現出來的便是命運。
人生注定苦樂參半,要經歷很多的磨難和挑戰,大部分的人過得并不輕松,光鮮的外表下都有難言的隱痛,得靠自己一點點消化,一步步走過。 ???年輕時,覺得“認命”是很消極的詞匯,如今體驗到很多事情卻非人力所能扭轉,還是得學會接受。樂天知命便是既保持生命的熱情,又能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生活磨礪出的智慧。
2017-8-29(周二)
老公竟然很痛快地答應國慶讓兒子參加武夷山的成長營,我們兩人也可以趁機去自由行。本以為他會反對,沒想到這么痛快。看來,我本以為的種種障礙,是自己加給自己的。人在很多時候未待嘗試便已用頭腦里固有的看法封鎖了可能。
由此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句話,“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當時覺得這句話很酷,現在想來的確有幾分道理。那些絕望的人,往往是被自己的想法困住了,拉到更長的時間語境來看,一切都將過去。
晚上帶兒子去試聽了一節學而思的課,一起上課的那些小孩真是厲害,反應快,互動好,兒子很受打擊,也看到了差距。隨著年級的升高,競爭的壓力顯現出來,想想即將到來的初中,真不知兒子能否適應,看來得好好利用小學這最后一年,為未來做一些準備,而最重要的是看不見的心智模式的調整。
2017-8-30(周三)
前兩天睡得早,精神飽滿了很多。奇跡般的,很多事情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讓心情隨之煥然一新。
轉機往往出其不意,也許來自之前點點滴滴累積的福報,也許來自神秘莫測的運氣,總之,在困頓時,要隱忍和接納,在順境時,要心懷感恩,正如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心境需要修煉。
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唯有心性的修持是歲月奪不走的。對于一時的利益得失盡可以放下,對于長久的的修身養性要有所追求。
2017-8-31(周四)
今天兒子表現出非比尋常的主動性,乖乖地把題做完,主動背了英語單詞,背完之后還大呼過癮,這種學習勁頭可是少見,以往都要催促才去干的。
明明知道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卻一直不敢放手。結果越抓,孩子越不肯自己負責。這學期,趁著好勢頭,要放手讓他獨自承擔。
孩子和孩子不同,有的自律性強,有的自由散漫,優勢劣勢各有特點。現有的教育體制無法滿足更多個性化的需要,只能父母自己心里有數。老師的評價可能看的是孩子的一時,教育卻要放在更長的時間線上考量。孩子的成長,需要競爭意識,也需要吃苦精神,但更需要的是點燃他心中那團獨一無二的生命之火。
2017-9-1(周五)
這周陸陸續續處理完幾件緊急的事情,有幾晚能夠早睡覺,感覺輕松很多。越來越感到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得不一再做減法,只挑最重要的事來做。而那些被放下的事,其實本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想來都是心的抓取。
生活像不停運轉的巨輪,很容易被繞進去,陷入無覺知的忙碌,沒完沒了地應對各種事務。所以需要時不時跳脫出來,檢視一下。對我而言,旅行和發呆是必要的調劑,讓我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可以真正放松,好好休息,更重要的是可以換不同的視角,反觀當下的生活。
2017-9-2(周六)
晚上,陪孩子說話,不知不覺睡著了。一覺醒來,想到尚未完成的每日計劃,毅然決定給自己放一次假,趁著睡意酣暢睡去。
2017-9-3(周日)
今早睡到自然醒,很久沒有這樣奢侈的睡眠了。偶爾放縱一下,就像給皮筋松松緊,如此才能保持彈性。
澳洲的好友回國,沒想到這么快就能重聚,晚上約齊了四姐妹,一直暢聊到茶館關門,還意猶未盡。許多年過去了,在一起的感覺卻一如從前。真正的朋友經得起歲月的淘洗,因為雙方都在不斷地成長,即便分隔已久,再聚時仍會發現彼此同頻,而且有可喜的變化。
年齡漸長,發現同性朋友之間的默契交流越發令人期待,能夠帶來愉悅。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不為人知的苦處,外表的風光留給不相干的人,在親密的好友面前,大可卸下偽裝,將脆弱、焦慮和不滿吐露出來。女人最懂女人,聊孩子的教育,吐槽家庭的瑣事,貌似談的是生活的雞零狗碎,卻在傾訴之中,釋放掉了心頭堆積的郁悶。女人是傾訴的動物,透過傾訴,可以有效地釋放壓力,找到平衡,重拾信心,繼續前行。柴米油鹽聊完了,話題自然會上升到精神的層面,越聊越投機,越聊越開心。
所以,女人一定要有幾個無話不談,互相鼓勵,共同成長的知心好友,這將成為重要的情感支持系統,越到后來越顯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