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Dorrough是一個擁有20多年歷史的電平表,她誕生于美國,并且在廣播、電影和唱片行業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音頻信號處理技術的新時代,可以說是在當時非常厲害的音頻機器。而現在她在官網上的售價為475美元(約3000多人民幣),果然是老品牌~
然而,這個曾經的業界大佬整合進Waves里,用起來會是怎么樣的呢?
Dorrough電平表
在Analyzer分類下的Dorrough電平表,分為立體聲和單聲道兩個版本。在立體版本中,會比單聲道版本多出一排測量模式(METER MODE)按鈕,用以測量音頻的聲相屬性。
以Dorrough立體聲版本來舉例子:
【A】電平表界面/LED燈界面:這是我們主要去觀察的界面,測量范圍從0到-39dB,中間一列數字的單位是dBFS。由下至上分為了5層顏色的LED燈,第1層綠燈和第2層黃燈表示正常的平均電平范圍,第3層紅燈在提示你平均電平值不應該超過此范圍,第4層黃燈表示正常的電平峰值范圍,第5層紅燈在提示你峰值不應該超過此范圍。
當音頻在播放,音量條的顯示方式是底下多個連續的LED被點亮,然后縷空若干個LED,最后在頂部點亮一盞峰值LED。底下連續的LED燈表示電平的平均值,而峰值LED燈即代表電平的最大值。
【B】峰值選擇(PEAK):這組按鈕有三個,如果你不激活任何的按鈕,LED燈界面的峰值燈將會實時跳動;
如果你激活自動按鈕(Auto),峰值燈會保持在該位置3秒鐘后進行重置;
如果你激活保持按鈕(Hold),峰值燈永久保持在最高點位置;
當你點擊重置按鈕(Reset),峰值燈會被強制重置。
【C】電平過量(OVERS):這組按鈕有兩個,分別是顯示(Display)和重置(Reset)。顯示按鈕沒有被激活時,LED界面顯示的是實時跳動的電平燈,當你把顯示按鈕激活,LED界面會切換到觀測電平過量的模式。
在電平過量模式下,當峰值燈高于0dB時,電平錯誤燈會被點亮(圖中E區的Overs燈),0dB處的綠燈會變成紅色,然后出現新的LED燈來表示兩個聲道的電平過量的次數(如上圖,左聲道電平過量21次,右聲道電平過量19次)。點擊重置按鈕(Reset)可以將電平過量次數重置為0。然而最簡單的避免電平過量的方法,就是在Dorrough前面掛個限制器,使音頻限制在0dB以下,這樣電平過量模式永遠都用不上了~
【D】觀測模式(METER MODE):默認為激活Left/Right按鈕,即是顯示左右兩個聲道的實時電平情況;
而Sum/Diff按鈕,左邊的音量條會顯示兩個聲道合起來的音量電平(圖中E區的Overs燈在這個觀測模式下經常被點亮,不用太在意…),而右邊的音量條會顯示兩個聲道的音量差異(difference)。通常情況下左邊的音量條要比右邊跳動得要高。如果音頻是極左或者極右,左右兩個音量條會齊平。如果音頻的兩個聲道存在嚴重的反相沖突問題,右邊的音量條會比左邊的要高(類似于PAZ聲相表的紅區泛濫),并且相位錯誤燈會被點亮(圖中E的Phase燈)。
選擇Phase按鈕,會切換成另一個相位觀測模式,作用同樣類似于PAZ聲相表的紅區。在這個觀測模式下,兩個音量條的LED燈是行動一致的,初始位置為正中央(-20)。如果LED燈越接近0,左右聲道的同相情況越嚴重(也就是說這個聲音越接近單聲道),如果LED燈越接近-39,則左右聲道的反相情況越嚴重(猶如PAZ聲相表紅區泛濫)。一般地,我們需要做的是讓LED燈在0到-20之間顯示就好了。
【E】錯誤燈:當左右聲道出現反相沖突情況時,相位錯誤燈(Phase)會被點亮;當峰值燈高于0dB時,電平錯誤燈會被點亮(Overs)。
【F】切換插件外觀:插件可切換為縱版(默認),橫版和弧版。僅僅是外觀發生改變,功能按鈕都相同的。
【G】切換插件尺碼:可以切換S,L(默認),和XL版本的插件界面。屏幕分辨率為1366*768建議選擇L碼,更大的大屏幕可以選擇XL,而1024*768及以下只能選擇S咯。其中S版只有LED燈界面,是沒有功能按鈕的哦。
【H】切換參考標準:20是音頻工程師協會標準(AES,0 VU = +4 dBu = -20 dBFS),18是歐洲廣播聯盟標準(EBU,0VU = +4 dBu = -18dBFS),14一般用于做混音后期(0VU = +4 dBu = -14 dBFS)。實際上,切換這個只是改變LED燈界面的顏色區塊范圍而已。而且切換參考標準只會在你校準了宿主和虛擬音頻設備的時候才會測量準確的哦。……,只不過,我們永遠不會在意音頻工程師協會標準或者歐洲廣播聯盟標準,所以選擇這個對于我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I】延遲顯示(DLY,即是delay):如果沒有音頻和LED不同步的情況,請勿設置這個,不然LED燈反應會慢半拍才出來的。
【J】隱藏或顯示功能按鈕(+/-)。
總的來說,在20年前風靡音頻界的大佬在今天未必適用,Dorrough能做到的,PAZ都能做到,但功能卻沒PAZ多。使用她可能是出于情懷吧,但在真實的混音工程中不推薦適用Dorrough。
Dorrough環繞聲電平表
Dorrough電平表除了單聲道和立體聲版本之外,其實還有5.0聲道和5.1聲道的版本(Dorrough360 5.0和Dorrough360 5.1)。她們在Waves的Surround目錄下。
5.0聲道為前置左(L),前置右(R),后置左(Ls),后置右(Rs)以及中央聲道(C)。而5.1聲道則是比5.0多出一個低音聲道(LFE)。
環繞版本的Dorrough功能大致和立體聲版本相同,這些相同的功能就不再一一復述了,這里只說一下不同之處。
【A】切換音箱的布局位置:其實只是改變了這幾個音箱排在哪個位置顯示而已。默認為電影院(FILM,5.0聲道為L, C, R, Ls, Rs;5.1聲道為L, C, R, Ls, Rs, LFE),國際電信同盟(ITU,5.0聲道為L, R, C, Ls, Rs;5.1聲道為L,R, C, LFE, Ls, Rs),數字化影院系統(DTS,5.0聲道為L, R, Ls, Rs, C;5.1聲道為L,R, Ls, Rs, C, LFE)。
【B】聲相和Sum/Diff綜合界面:看似復雜,但功能和立體聲版本Dorrough的Phase與Sum/Diff界面功能是一樣的。
但有趣的是,你可以在所有聲道中隨意挑選兩個來進行對比測量。
如果你選擇Lt對比Rt的話,5.0版本所顯示出來的電平值是前置左+后置左+ 0.5中間聲道對前置右+后置右+0.5中間聲道(L+Ls+1/2Cvs.R+Rs+1/2C)。而5.1版本所顯示的電平值是前置左+后置左+ 0.5中間聲道+ 0.5低音對前置右+后置右+0.5中間聲道+ 0.5低音(L+Ls+1/2C+1/2LFEvs.R+Rs+1/2C+1/2LFE)。
然而,Dorrough立體聲和單聲道版本都不推薦使用了,我想5.0和5.1版本就更沒有用武之地吧。所以我個人也不對Dorrough做過多的評論了,讓這位20年前的業界大佬安靜地躺在Waves里吧。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進群交流:VC編曲混音交流群 434394064;二次元翻唱后期交流 4656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