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張圖,我把它放到了封面,再展示下給大家看看。
8小時以外的價值:白天種菜,業余時間種樹。
什么意思?小小的白菜,大大的樹木?白天幫別人種菜,晚上給自己種樹?
不知道你們看了是什么感覺,我看了后很生氣。生氣在兩點:
第一,憑什么你的業余時間就是種樹,白天的工作時間就是種菜?是的,白天對于你來說是工作,晚上的業余時間你要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是,你白天完成的工作何嘗不是老板的夢想?何嘗不是老板要種的樹?
第二,既然你認為自己白天大把的時間是在做微不足道的種菜工作,為什么不把白天的時間也用來種樹?大把的時間用來做不重要的事,業余時間再去做重要的事,不是本末顛倒了嗎?
不對別人負責的人,又談何對自己負責?對待別人的夢想輕描淡寫的人,又能為自己的夢想用力幾何?
八小時之外改變人生是真的嗎?
是真的,但不一定是你。
在勵志雞湯文的隊列里,有一大把駭人聽聞的內容和題目。比如:
成功總是在你工作的八小時之外;
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
人們眼中所謂的天才,他們也是在平凡生活。平凡的生活描繪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羅斯福和威爾福萊之所以成為名人,我想,就在于他們每天寄出了一小時。
八小時之內我們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我們求發展,贏在別人的休息時間;
…………
人生大贏家看上去好輕松,不用管別的,每天下班后拿出一小時做做自己愛做的事就可以登上人生巔峰了呀。
呵呵噠。
真不知道是誰編出了這些雞湯毒藥,說起來好輕巧,你舉幾個例子給我看看?誰每天拿出一小時成功了?
反正我見到的人大多是靠八小時之內成功的,很少有靠每天一小時成功的。
這些雞湯毒藥感覺更像是為自己不如意的工作狀況或不努力的工作態度尋找的替罪羊,更為自己日益漫長的low逼人生找到的讓low繼續延續下去的正當理由。
當有一天你發現這么多年的八小時之外只是培養了一個興趣愛好并不能對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顛覆性的改變的時候,你還要繼續投身到曾經多么瞧不起的八小時之內討飯吃。
那個時候,你就是棵菜,想再多也是棵菜。不認真對待八小時之內的自己,也不會成就八小時之外的自己。
有些人到哪都會成功,有些人到哪都low的要命。這是有原因的,和你做什么沒關系,和做的人有關系。
雖然我對于成功不認為有固定的標準模式,每個人心目中有自己的成功的目標。有的人認為家產億萬是成功,有的人認為兒女雙全是成功,有的人認為精于一技是成功,有的人認為平安無事是成功。
但追求成功的素質還是有一些共通性的。自律、勤奮、堅持、專注……
這些共通的優良素質不僅僅體現在對自己的夢想追求上,也體現在對幫助別人圓夢的工作態度上。不用舉什么例子了,看看身邊的人,靠投機取巧成功的有幾個?
從每一小步走起,逐漸向上。從圓別人的夢到圓自己的夢,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步步維艱。
我想。
真正追夢的人不會存在八小時之內和八小時之外的區別,他活著的每一小時,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夢想加碼。
如果只是想靠八小時之外的些許努力成就夢想,夢想將會永遠存活于他的業余時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