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總結實現,我想大家都應該忙著總結今年的成果,做了哪些功能,服務了多少的用戶。我們回頭來看自己做的功能時,是不是會感覺做了很多,卻感覺又沒有太多的成效;服務了用戶,卻僅有那么千八百人,是自己能力問題,還是資源問題,甚至是該功能就是個偽需求,做了無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我們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就該思考解決對策,并將至反映到產品規劃當中。那么到底什么是產品規劃,又該如何去做產品規劃,今兒我們來說說這個話題。
一、產品規劃不是功能規劃
老板曾經和我說,你做的都是功能的規劃,沒有太多的意義,你這個功能就是做到極致,沒人用也是白費。他說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為了打擊我,而是在告訴我要把經歷投入到更上層次的工作中去,而不是拘泥于這一個小小的功能模塊。
可是當時的我還不能理解,認為產品規劃,就是構架產品體系,然后每個版本實現其中的某幾個功能,逐步迭代,直至完成所有的功能。現在看來實在是可笑,因為我依然在做這種功能上的規劃,每個月要實現幾個功能,或是配合運營、銷售,完成了幾個功能的活動推廣,就算自己的考核目標達標。
可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產品規劃嗎?一直去規劃做什么,而不是實現某一個目標。當然也不是說功能規劃不對,功能規劃是產品規劃的有形體現,沒有功能產品規劃是不能落地的。
二、產品規劃不是管理需求
產品規劃是指產品規劃人員通過調查研究,在了解市場、了解客戶需求、了解競爭對手、了解外在機會與風險以及市場和技術發展態勢的基礎上,根據公司自身的情況和發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場機會,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產品的遠景目標(Vision)以及實施該遠景目標的戰略、戰術的過程。
上面是百度來的產品規劃定義,其核心就是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產品。但是了解產品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們怎么去了解,或是了解到了某些內容,怎么形成合理的規劃呢。
舉個例子,我們大概率都是一個或幾個功能的產品經理,很難能夠負責起一個全量的產品,或是一條很完整的業務線,也更多的是在某個階段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實現哪幾個功能。就這一個功能,我們說要做到行業第一,它根本不現實,別人看看就能抄過來,關鍵是你背后的那一套打法。
現在我問,你做完的產品規劃,別人抄一遍會用多久,別人投入1000W做推廣,能不能把你干死,你這個規劃,能給自身產品帶來多少的轉化和利益。
我捫心自問,是做不到的,因為我把這項工作,認定是管理層需要來做的,我這一個功能無足輕重,我的調查和了解更多是從自身出發,用戶提到的需求,通過版本迭代,逐步實現。
這也不是產品的規劃,是管理需求。
三、產品規劃是逐步漸進的一個過程
我問一個做了8年的產品專家,你是怎么做產品規劃的,產品規劃是不是一個目標,大家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比如可量化的達成千萬的日活。
然而他并沒有回復我,而是轉給了我一篇文章。說實話,這篇文章我覺得很水,但是人家是產品總監,我想我們的思考層次是不一樣的,才會造成了理解上的誤差。
我們都是從非核心功能開始起手的,完善功能、完善業務邏輯、達成產品目標,然后會接手一個全新的項目,這時就要開始產品規劃了。
規劃要圍繞著用戶,然后產生業務,繼而產生商業價值,形成市場上的競爭力。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能夠提前的預估這一套流程,并圍繞這個流程建立打法(要資源)。就比如用戶的體量和實際的需求,如何知道用戶的盤子有多大,就需要我們各位使出各種神通來盡可能的預估,這就是我們鍛煉產品規劃的必經之路。
我做過一個產品規劃,負責一個功能模塊,預計每日可以有500人使用,每日產生1000條數據,所以制定了大約半年的產品計劃,更新了大致6個版本,并為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但是沒有商業價值,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略顯不足。但是最后沒有達成目標,原因是業務流程不夠簡化和清晰,用戶認知度不夠,而且主要沒有形成系統的打法,執行力不足。
我也覺得,這個功能即使我理解的在深入,也無法作出創新性的突破,而且該功能也不是公司產品的業務核心,所以可有可無。因此,在產品規劃中,不會繼續深入下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喜歡的同學,可以加我,注明來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