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個兒子去世的悲傷才剛消失,富察容音又失去了第二個兒子,更悲劇的是這個孩子不是生病不治,而是死于大火。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富察皇后的痛不欲生,以至于長久端莊持重的她,對皇上喊出:
是你,是你讓我失去了永琮。
之后,失去孩子的痛苦折磨著她。當然不止是喪子之痛,還有很多別的原因。富察皇后再也沒有生存下去的欲望,支開眾人后,選擇了從城墻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對于相伴22年的皇帝丈夫,未留只言片語,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都說富察皇后是乾隆一生的白月光,富有后宮三千佳麗,卻獨愛她一人。證據之一是《清高宗實錄》里記載,乾隆每次謁陵,都會來富察皇后幕前陪她說說話,給她奠酒。
還有一個證據是,乾隆一生作詩41863首,雖然大部分作品都很平庸,但有一百多首詩,寫得卻非常好,因為情真意切,而這一百多首都是悼念富察皇后的。
富察皇后剛去世后,乾隆寫道:
“影與形兮離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對嬪嬙兮想芳型,顧和敬兮憐弱質。”
字里行間表達了失去妻子的痛苦與失落。可是乾隆皇帝真的愛皇后嗎?
他們少年結發,從十四歲嫁給當時還是寶親王弘歷的乾隆皇帝,到離世,九年的嫡福晉,十三年的大清皇后,富察容音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天,自己的君。
總要有一個人當皇后,她寬容大度,不妒忌,將后宮和丈夫的女人安排得妥妥當當,所以她當得起“賢后”的稱號。他需要的是一個稱職的大清皇后,而不是一個妻子。
為了當好這個角色,她舍棄了自己,但內心她想要的從來都是一個丈夫的愛。只是她注定失望了。
她不想只做皇后,她更想做自己,所以人生的最后時刻,她說:
從此以后,我只做富察容音。
一入皇家深似海,想要自我得付出代價。這個交換就是生命,放棄生命才能做回自己,何其不幸。
富察容音,那個人間不值得你這么好的女子。
02
《甄嬛傳》中的安陵容臨死前說:
我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這條命,這口氣,我從來由不得自己,今日,終于可以由自己,做回主了。
舊社會的女子,出生在哪里,由不得自己;嫁給誰,不能自己做主;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有人指指點點。
多少女子就像富察容音說的那樣,從了規矩體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從而成了提線木偶,最后變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乾隆對富察皇后的尊重,就像老板對待稱職的下屬;雍正對待安陵容有過寵愛,就像對向自己搖尾的哈巴狗。
富察皇后失去愛子后問皇帝,自己從來不傷害別人,為什么要承受這種痛苦。皇帝沒給她答案,但她其實自己知道了答案。
正位中宮,本身就是靶子,心懷善良可以,不傷害別人也行,但不能做個沒有鋒芒的好人。
在這一點上,富察皇后和安陵容分別走了兩個極端,所以注定走不到最后。而魏瓔珞和甄嬛就剛剛好:我沒有壞心,但不會失去防人之心;我不隨便傷害別人,但別人只要傷害我,我一定打回去。
這部劇拍得好嗎?根本不,大量的bug和沒來由,可是觀眾買賬。因為我們都想做魏瓔珞,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懟天懟地懟老板,真解氣。
可是現實中我們根本做不到,我們活得小心翼翼,怕得罪同事,影響團結;怕得罪老板,失去工作。
我們活得不如富察皇后,她有位份,其他人還是要給面子的,雖然私下里什么陰損狠招沒少使。
我們也做不到安陵容那樣心狠,對“仇人”直接下死招。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人生最大的悲劇是什么?
拿不起放不下。
03
脫口秀演員李誕曾經在微博上說:人間不值得。有人說他看破了這個世界,有一種中年人的滄桑;還有人說他是看透了世事,體現個性的灑脫。
我更愿意相信,他是真正看透了人生,放下執念,認真地生活,但不強求。
自古以來,每個人尤其是女子從一出生就走上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付出真心也未必得到自己想要的愛與生活,與其說人間不值得,不如說依靠別人總免不了會失望。
所以為了報仇的魏瓔珞不等不靠,憑著自己的執著和聰明堅韌,闖過一道道難關,最終實現復仇的夢想。
身在宮廷,總歸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想要再次復仇,還得依靠成為皇帝女人這個身份。但能做自己已經讓皇帝刮目相看了。
今天,世事已經不同,萬千女性再也不用靠討好某個男人才能生存下去。
人間美好,值得我們付出真心與努力。
但也別忘了,付出不代表就有回報,并且當你為了回報才去付出,注定會落得兩手空空。
電視劇不是生活,可以引起思考,但不能學習。你以為自己是人生的編劇,其實卻不是。人生這場戲,你能決定一部分已是不易,再想決定結局幾乎萬難。
放下執念,努力卻不執著。
知世故而不世故,看破卻不說破。
不為不值得的人或者事而傷感,學會在一條路上走不通的時候掉頭或者轉彎。
最后,永遠別忘記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