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閱讀線上讀書會
人員:瓊羽、麗莎、星子、曉敏、方方
時間:2018-7-18 12:00-14:00
流程:
1.暖場:每個人分享一個你喜歡的閱讀環境,可以先畫一副簡筆畫,也可以準備一張圖片。
曉敏:大山綠樹公園,自然清新的環境
麗莎:海邊的玻璃房,有秋千有茶
方方:濃濃中國風
星子:小資情調的咖啡館,文藝范十足
瓊羽:有院子,有落地窗,孩子在院子玩,大人們在屋里讀書
2.共讀《財富自由之路》,按事先分配的章節,每個人取3個概念分享
瓊羽,1-8節
未來的樣子:過了里程碑后有一個飛躍的成長
財富自由:本質是時間自主權
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1次、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Lisa,9-16節
操作系統:三個層面構成①概念與關聯 ②價值觀與方法論 ③實驗與實踐
注意力:①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價值的排列:注意力>時間>金錢;②消耗注意力的“人生三大坑”:a.莫名其妙地湊熱鬧,舉例:刷抖音,b.心急火燎地隨大流,c.為別人操碎了心;③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刻意緩慢呼吸2分鐘,相當于每分鐘呼吸5-6次,一次10秒左右
活在未來:就是讓元認知活在未來。即用長遠的目光,思考未來趨勢,并為此付出努力,作出行動,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星子17-24節
自證預言:來自第17章,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還是死的?作者說: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觀存在,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靈魂的,你如何對待它,它就如何對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實現這樣一個奇跡,即便你事實上錯的離譜,它也總是能夠向你證明你是對的。
自證語言在這本書中并沒有細講,它的概念解釋來自李笑來老師的另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自證預言是指你預言局面會如何,你就會按照這個想法去做,局面,就真的會如何,同樣你認為自己是個什么人,你自己就會變成什么人,你的未來會向著你的預期發展。自證語言給了我們一個警醒:不要給自己設限。
自證預言還讓我想到了吸引力法則。我們要想象自己的想要的狀態,而不是不想要的狀態,因為關注點在哪,最終事情就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
抱怨:抱怨是心中懷有不滿,責怪別人,抱怨是人們該戒的最大惡習。工作與生活中,我們可能時不時會聽到各種抱怨。比如有的同事抱怨福利不好,有的人抱怨上司對她不夠照顧,有的老婆抱怨老公不體貼,有的媳婦抱怨婆婆不好,有的婆婆抱怨媳婦不懂事等等。
抱怨是無能和無奈的表現,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它不僅向周圍釋放負能量,浪費時間,更是一種不作為的暴力行為。那么該如何處理呢?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就承受,嗯,能解決的話題顯示在第一層面是指能力層面,承受更指向心理層面。
多維度打造競爭力:幾何上有個說法,一個維度比長度,兩個維度比面積,三個維度的話就比體積。多維度打造競爭力,是指在多個方面上打造自己的競爭力,但是多維度打造自己的競爭力的話,首先至少要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然后在其他維度上處于超過及格線或者是比較優異的位置。
我就以自己的例子來說明這個概念吧。我大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貿易。在這個專業上,我的成績還算是比較優秀的。專業之外,我還拓展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能力,因為本身我也比較喜歡寫作,所以說我比較注重這方面能力的提升。從大一開始,就努力進校報,做報紙辦院刊,以此打造自己的另外一個競爭力。這樣在我畢業的時候,我既可以選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可以把興趣當成職業來做。而后來我真的是把興趣當成了職業,我把自己的第二個競爭力變成了我的職業。
小敏25-32節
鏡像神經元:看到別人的某個行動時神經元會被觸發,模擬你看到的行為。
場景:糖尿病患者在朋友面前打胰島素,朋友看到會感到很疼。
所以在學習中找到模仿的對象,因為這個你要模仿的對象可以激活鏡像神經元,更有動力前行。就像你看到洋蔥閱讀的小伙伴每天發概念卡,每天發書評鏡像神經元被激活后你也會這樣去行動。
學習能力三進階:①學會有人手把手教的技能。②學會書上所能教授的技能。③學會沒有人能教的技能。
李笑來老師說過很多人的學習能力都局限在第一個階段,甚至第一個階段都沒有好和掌握(比如如何使用筷子),還有很多人在第二個階段掙扎,因為沒有方法論,也沒有對于所學的技能觀察,也可能是人們認為簡單就不會反復復盤。第二個階段多是因為很多人不會閱讀,讀書之后無法學以致用。所以很少能進階到第三層。
技能從笨拙到熟練:①重復練習直到內化②心存希望③接受笨拙帶來的不適感④持續行動
案例:自己第一次分享額額經歷。
對自己觸動的是“自證預言”我們經常把不想要的事件掛在嘴邊。但是自己想要不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從信念開始去找。
方方33-40節
資本三要素:資金要成為資本,至少需要考慮3個因素:①資金的金額;②資金的使用時限;③資金背后的智慧。對于金額這個維度,要注意的是投資的重點并不在于盈虧絕對值,而在于盈虧比例。而對于時限這個維度,書中給出了一條投資的重要鐵律:“不能心平氣和地被“判無期徒刑”的資金,就別假裝資本混跡江湖了。”最后一個維度是投資智慧,這個只能從實戰中獲得,要相信這個漫長過程的不可或缺。
資本三要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為以下順序:智慧>時限>金額。投資活動里最重要的是“智慧”,也就是投資者的思考能力。對于如何鍛煉投資智慧,李笑來老師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創建一個Excel表格,跟蹤三五個公司的股價變化,持續至少12個月,才算是入門。
冒險:對于“冒險”這個概念,觀察者和行動者的理解可能截然相反。例如腦外科醫生在做開顱手術時,他的每一個動作“看起來”都是危險的。可實際上,行動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險,而不是如何冒險上。
因為人類普遍沒有資產管理經驗,沒有對資本風險造成的恐懼形成“基因記憶”,因此人們普遍傾向于在資本上無視風險的存在。涉及人身與資本時有如下的生存法則:安全第一,然后才是下一條原則——成為專家。像專家一樣思考、決策、行動,專家是不會輕易冒險的。
周期:周期是理財投資活動中最為關鍵的考量因素,如果不深入了解周期,就無法對趨勢進行有效的判斷。實際上,真正的趨勢常常需要在多個周期之后才能真實展現。李笑來老師說:關注周期,以及多個周期背后顯現出來的真正趨勢,會給你一個全新且更為可靠的世界和視界。
許多投資者在交易市場中輸的很慘,因為他們的眼光穿不透周期,看不到真正的趨勢,有的只是最膚淺的理解,于是他們的行為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打亂撞。在這里我的理解是,不僅是投資,生活中我們也要把眼光放的長遠,而不是成為“近視眼”,只局限于眼前的得失。
3.挑別人的1-2個概念分享及參與心得
星子
關于自己,雖然參加了很多次線下的讀書會,但卻是第一次參加船隊的線上讀書會,有點小緊張。這種緊張主要來自于不適應看到手機屏幕上自己的頭像,這也折射出了內心對自己外貌的不滿意,我想,往后應該多照鏡子,從接受自己的外在開始做到對自己的完全接納。
關于分享,船長的組織很自然,整場讀書會安排很緊湊,小伙伴的分享讓我又回顧了一下《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船長介紹的財富自由、lisa的注意力、小敏的鏡像神經元、芳芳的資本3要素,讓我原本對這些概念比較淺顯的概念變得更深刻了。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就一本書的交流,對于深度閱讀有很大的幫助。
PS:下次我們鷺與島讀書會,也可以開展這樣一場線上讀書會哈。
小敏
結合自證預言來說明行為與思想的統一,清晰認識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財富自由都是我們追求的,但是成長線到里程碑的過程的漫長。學習,不斷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是實現財富自由前提。
麗莎
結合抱怨說明好心態的重要性,結合打造多維競爭力來說明勇敢跨界,積極成長。
瓊羽
結合注意力來分享如何在30秒進入集中學習模式
1、把要閱讀的書籍放在面前,先不要著急閱讀。做一些準備工作。
2、閉上眼睛,放松身體。讓你的意識從頭頂到腳尖充盈整個身體;挺直背部,以舒服的姿勢慢慢調整呼吸。
3、在心中說出閱讀這本書的目的,例如:我想在30分鐘內獲取影像閱讀法的核心。
4、想象將一個橘子放在后腦勺的斜上方。
5、意識到自己進入身心放松、精神集中的狀態。眼睛和嘴角露出微笑,保持平靜的表情。感覺視野越來越開闊。
6、保持這種身心放松、精神集中的狀態,慢慢睜開雙眼,以你最舒服的速度開始閱讀。
結合抱怨談談如何應對愛抱怨的人
1、多鼓勵多溝通
2、多說正向的,負面的自然減少
方方
別人分享的概念中,有幾個帶給我不少的觸動:
1、財富自由。所謂“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瓊羽船長講到了寶媽的例子,為了達到時間自由,更好地陪伴孩子,寶媽們也在飛速成長著。我也想到了六哥的經歷,曾經他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幾乎沒有什么束縛,但他還是要求自己“每天揮刀5000下”,來管住自己。為了實現財富自由,我們做的努力足夠嗎?
2、抱怨。李笑來老師說,抱怨只是無能和無奈的表現而已。這是個不利人也不利己的事,必須要戒掉。對于如何不抱怨,大家各抒己見,例如從自己做起,給別人更多積極的鼓勵等等。但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應用,大家似乎也沒有更多好主意了,對此我們還需要多多學習呀。
3、多維度打造競爭力。星子的分享讓我特別受用,她從大學起就開始刻意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真正是早早的就在打造自己的“狼牙棒”。“每次跨界,都是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更重要的是,要在至少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這大概也是我們普通人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了。
聽了大家的分享,我要再去把書好好讀一讀啦,相信又能夠有不少新的啟發。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活動,而且還是線上的,這讓我在開始前一直是又期待又忐忑。看到大家都能就各自的內容侃侃而談時,我發現自己卻很難清晰地表達想法。這也算是小小的突破了我的舒適圈——和別人交流讀書。我總是默默地讀默默地想,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雖然也是自得其樂,卻少了很多思想的碰撞和有效的輸出。
以下是幾點我需要提升的地方:
1、活動前做更充足的準備。我這次講的是投資部分的內容,雖然我不懂,但也不代表著只能磕磕巴巴地念書上的句子,至少可以做到流暢地用自己的語言轉述。
2、多參加線上線下的交流活動。我不擅長交談,也總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可以給自己制造更多和別人交流的機會,鍛煉自己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寫不出來、說不出來意味著還沒有真正想明白,多讓自己去說、去寫,用輸出強化思考。
3、檢查自己的“口癖”。我在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么時經常哼哼“那個…”“然后…”“呃…”,自己都覺得很不好聽。在《重要的事情說3點》里看到,出現這些雜音是因為你無法順暢地進行對話,但是不必焦躁,也不必強行銜接話題,保持短暫的沉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