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上次的推文6歲女童火過李子柒,養(yǎng)娃就是拼爹媽!里,有一條留言,是關(guān)于“公平”的:
這位讀者認為,能上頂尖大學的,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都是富人的孩子居多,由此引申出“教育不公平”,我猜他最后想闡明的觀點是:人生之路何其不公!
講真,“公平”二字確實很難做到絕對,這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完全的公平。
不要說人類,就連動物界和植物界,也都有先天條件的優(yōu)劣之分。
動物世界里的每一天都很不容易。不努力找食物,就可能餓死;不努力奔跑,就可能成為別人的獵物。
那些被吃掉的羚羊和角馬,往往都是老弱病殘。
海洋霸主鯊魚,看上去已經(jīng)站在食物鏈頂端了,但是你知道嗎,有種叫“護士鯊”的幼鯊在娘胎里就開始競爭了。
一般來說,一頭母鯊在懷孕的時候,可以同時懷上數(shù)十頭幼鯊,但是它們的存活率極低。通常到最后只有一到兩頭鯊魚能夠順利地被生下來。那么其他的鯊魚到哪里去了呢?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幼鯊在5個月左右就基本成型,但是能不能出生,就要看它們自己的造化了。
因為這個時候,發(fā)育得比較強壯的小鯊魚會吃掉其他正在生長發(fā)育的幼鯊,從而保證自己是唯一享有權(quán)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后代。
即便是看起來與世無爭的植物世界也是如此。
歪姐看過一個紀錄片,是關(guān)于熱帶雨林的。
我們眼中的熱帶雨林,有著郁郁蔥蔥的大樹和亭亭玉立的灌木叢,美麗而富饒。
可是你從來沒想到,在叢林的中下層,有很多小型的植物都難以獲得足夠的陽光,為了見到太陽公公一面,它們不得拼命向其他空間擴展。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90%的植物曬不到太陽,逐漸枯萎死去。
是這些動物和植物不夠聰明不夠努力嗎?
當然不是。
那對于這些處于“劣勢”,甚至連“出生權(quán)”都被謀殺的動物和植物來說公平嗎?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什么絕對的公平可言。
02
雖然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并不代表沒有逆襲的可能。
知識改變命運,亙古至今都是真理。
高考誠然有很多值得詬病的槽點,但截至目前而言,它還是相對公平的“龍門”,等著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鯉魚去跳躍。
閨蜜家的鐘點工阿姨有一天幽幽地對她說:“看你們年紀輕輕就在深圳買了房(貸款也是買房),真是了不起啊!”
閨蜜想了想,回答:“其實我家境也很普通,出生在小縣城,我和我老公都是靠自己拼命考大學考出來的,現(xiàn)在畢業(yè)十幾年了,買房也是自己多年的積蓄,水到渠成的事。”
回憶起自己為備戰(zhàn)高考的付出,那可真的叫披星戴月。
早上五點多起床,800米跑步,之后上早自習,到晚上10點晚自習下課,每周只有周日半天休息,偶爾有一天中午回家睡20分鐘,已是極大的奢侈。
就算這么拼,閨蜜第一年高考還是失利了,沒有考上如意的大學。
復讀的痛苦,像削骨抽筋一般,但再痛苦的煎熬,也必須承受。
否則,按部就班的人生一眼望到底,這樣的劇本實在看不下去,不努力,不拼命,哪來今后劇情的反轉(zhuǎn)?
聽了閨蜜的回憶錄,鐘點工阿姨再次幽幽地說:“我小時候家里窮,沒有條件讀書。”
閨蜜嘆了口氣。四五十歲的這波前浪,當年確實有不少人沒有讀書的條件,他們喪失了受教育的權(quán)利,確實不公平。
“那么你兩個兒子呢?他們學習努力嗎?”閨蜜問。
“他們啊,他們現(xiàn)在都去打工了,賺錢也很辛苦,后悔也晚了。”鐘點工阿姨回答。
“你們家能供得起他們讀書嗎?”
“如果他們愿意讀,還是可以供得起的,可惜他們都不愛學習,讀到初中就不讀了,我們也拿他們沒辦法。”
鐘點工阿姨說完這句話,似乎想通了什么,再也沒有幽幽的語氣了。
龍門就在那,只是你有沒有瘋了一樣拼過命,有沒有死去活來地折騰過自己。
在沒有同等付出的前提下談論公平,本身就不公平。
靠刻苦讀書翻盤,是中國城市普通中產(chǎn)的誕生史。
可一個人的成功只能靠學歷嗎?也未必。
03
今年3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fā)布了《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前10名里有9人都來自中國,而前5名里,中國占了4名。
所謂白手起家,就是沒有祖上基業(yè)繼承,沒有達官貴人罩著,憑自己真本事干出來的牛人。
而女性,就更讓人敬佩三分。
看看她們的故事就知道,什么叫嘔心瀝血,什么叫抓住機遇,什么叫高情商做人。
在她們?nèi)松嬉u的大女主劇本里,甚至連出身和學歷都不重要,而更需要一個人的上進、膽識,和內(nèi)心的堅定。
我們就來看看坐擁660億身家的女富豪周群飛的故事吧。
周群飛出生在湖南的貧瘠農(nóng)村里,母親早早就去世了,父親又是個殘疾人,家里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但周父不是領(lǐng)著社保,混吃混喝等死的人,他雖然是殘疾人,但卻為了維持家用,不停拜師學藝。
這種自強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影響了周群飛。雖然她早早就輟學打工,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一邊打工,一邊考到了會計證、電腦操作員證、報關(guān)證、甚至包括一張B牌駕駛證。
后來她去深圳澳亞光學工廠打工,主要做手表玻璃。
周群飛沒有上過大學,但她比大學生更勤奮,更努力。白天打工,晚上讀夜校,還懂得推銷自己,深受上司領(lǐng)導的喜愛。
入職沒多久的周群飛得到了領(lǐng)導破格提拔,讓她負責一個新的部門——絲網(wǎng)印刷部。
周群飛對網(wǎng)印一竅不通,可就是憑借著刻苦鉆研的那股勁兒,硬是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樣樣精通的小能手,甚至還發(fā)明了很多新工藝。
后來廠長離職,20來歲的周群飛竟然敢毛遂自薦:“公司的工藝我都懂,我也很年輕,需要一個給我發(fā)揮的機會。如果虧了你的錢,我一輩子給你打工,如果賺了,工資隨便你給!”
這膽識和氣魄,真是碾壓99%的人。
結(jié)果證明,周群飛賭對了,周群飛能力很強,她所管轄的廠是全公司效益最好的廠。
?
后來,周群飛自己創(chuàng)業(yè),也許是上天庇佑那些夠拼命也夠聰明的人,她的生意一直不錯。
當然也有跌入谷底的時候,1997年的金融風暴,讓她的小工廠差點毀于一旦。
人生往往有幾個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抓住了,就會騰飛。
周群飛也有這樣的眼光。21世紀以來,手機開始普及,她也決定轉(zhuǎn)型生產(chǎn)手機玻璃。
不久后,周群飛的國際客戶們給她提了一個要求:玻璃的硬度要夠,摔不破,就算摔破了,玻璃也不能割傷人,萬一割到別人,你是賠不起的。
本來就喜歡接受挑戰(zhàn)的周群飛毫不猶豫接下了軍令狀,幾天幾夜沒離開工廠,吃喝住都在里邊,通過各種實驗測試,最終生產(chǎn)出客戶要求的手機玻璃。
她的公司“藍思科技”上市后,周群飛從一個山村里走出來的小姑娘,一步步成為百億富婆。
她合作了所有的著名國際客戶:摩托羅拉,TCL,諾基亞,三星,蘋果……藍思科技一天不生產(chǎn),全球手機都要停工。
沒錢沒勢沒后臺,甚至連讀書的權(quán)利都沒有,但周群飛就靠著不斷向上的求知欲、勤奮拼命的執(zhí)行力,以及豪氣驚天的膽識,把一手爛牌打出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04
如果你覺得這些名人的成功不具備可復制性,那么不妨看看我們身邊普通人從底層逆襲的真實案例。
昨天,我與朋友L先生聊天,他拿出兩張照片讓我看。
這是L先生家里的鑰匙,前不久他出了趟差,出發(fā)前把鑰匙交給了一個叫麗華的前下屬,半個月后回家時,麗華交給他的,是一個密封袋,里面除了鑰匙,還裝了一小瓶酒精。
L先生是好幾家公司的老板,在深圳打拼30多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可這一個小小的密封袋,卻讓他感慨萬千。
麗華39歲,是從農(nóng)村走來的姑娘,因為家境貧困,父母沒能給她提供受教育的機會。
20年前,初中畢業(yè)來到深圳的麗華,沒有學歷,資質(zhì)平平,相貌普通,一開始只能在L先生的公司做前臺打打雜。
麗華特別勤勞,為了給家里多掙點錢,她白天上班,晚上去擺地攤(是真的地攤經(jīng)濟)。
L先生也是一路靠自己打拼奮斗出來的,剛來深圳時,什么苦都吃過,所以特別善待那些在奮斗路上的底層員工,也會給他們很多鼓勵和幫助。
后來,在老板的點撥下,麗華業(yè)余時間去夜大學習,之后學會了電腦,考取了會計師證。
考了證并不意味著可以馬上轉(zhuǎn)型做會計,L先生開始依然是讓她邊打雜邊跟著有經(jīng)驗的財務人員學習,打打下手。
幾年之后,麗華終于可以獨當一面,成為老板的得力助手。
又過了幾年,L先生看好她的潛質(zhì),認為她應該有更大的發(fā)展平臺,就推薦她去了一家綜合性集團公司做出納。
麗華既踏實又上進,在新的大公司慢慢熟悉業(yè)務,之后得到了新老板的提拔和重用,成為財務經(jīng)理。
麗華也很勤勞,從不怕吃苦,人緣極好。業(yè)余時間,她也會接一些朋友推薦的兼職記賬的私活兒。
就這樣,憑著多年的打拼,沒有任何先天優(yōu)勢的麗華在深圳和東莞各買了一套房,成家立業(yè),也把父母從農(nóng)村老家接到了深圳生活。
可能有不少人看到這里會說:“那是二十年前的深圳,這樣的勵志故事在今天實現(xiàn)不了。”
的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年輕人,享受著不同的社會資源,也面臨著不同的社會課題;但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的年輕人,卻面對著類似的命運選擇題。
將目光拉回到20年前,每年至少也有兩三百萬人帶著夢想和希望來闖蕩深圳的,但同時,每年也有兩三百萬人離開。
有人衣錦還鄉(xiāng),有人落魄而歸,到底是什么因素起作用呢?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所以你必須努力上進自強不息;深圳也是一個有大把機遇的城市,但是抓住機遇,僅僅靠勤奮踏實也不行。
所以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jié)束。
麗華雖然離開了原來的公司,但她覺得L先生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時刻想著報答;而L先生對她也十分信任,有什么事還會交給她做。
前不久,L先生一家出差,因為家中花草需要澆水,就把鑰匙交給了麗華,麗華每兩天去一次,精心照顧,從不會因為“你已經(jīng)不是我老板了,管你那么多”而懈怠。
前幾天深圳大暴雨,麗華特意去了L先生家,關(guān)好門窗,搬好花花草草,然后發(fā)微信告訴前老板家中安好,讓他放心。
半個月后,L先生回來了,麗華送來了一個密封袋,里面裝著干凈的鑰匙和一小瓶酒精,也就是上面的圖片。
所有的這些小細節(jié)讓L先生感動不已。
一個普通打工妹的逆襲看似偶然,看似只是貴人相助運氣好,但所有的偶然都有必然性。
除了勤勞上進能吃苦,還有接人待物的用心。
L先生說,麗華并不是刻意討好自己,而是她本身就很淳樸善良,待人非常真誠,所以才能在一窮二白的基礎(chǔ)上,贏得一任又一任老板的信任和重用。
所謂的高情商,并不總用在觥籌交錯的酒席和劍拔弩張的談判桌上,更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人際交往中的細節(jié),更能讓對方感受到溫暖和被尊重,投桃報李,再正常不過。
沒有關(guān)系,就營造自己的關(guān)系;沒有人脈,就抓住已有的人脈。
而職場中用心做好基礎(chǔ)工作,打磨好每一個細節(jié),雖然不能保證能一定成功,但至少,可以減少失敗的概率。
相反,歪姐見過不少年輕人,總是眼高于頂,大學畢業(yè)沒兩年就已經(jīng)想要做指點江山的軍師了,一談人生規(guī)劃動輒就是30歲前要實現(xiàn)財務自由。
有理想沒毛病,關(guān)鍵是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這些人一到開始做事,就嫌苦嫌累,遇到挫折就放棄,不愿意動動腦筋曲線救國,再被領(lǐng)導罵幾句,就開始長吁短嘆,恨自己沒有個可以繼承王位的爹,恨自己生不逢時當今社會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機遇。
但其實,如果沒有那些必備的人格特質(zhì),無論投胎在哪個時代,依然不會成功。
所以歪姐特別想說一句:
與其對不可控的所謂“公平”耿耿于懷,不如看看從底層逆襲的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腳踏實地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開始做點什么。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