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目標:
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化學反應現象。
3、學會用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4、能初步認識化學方程式及其意義。
基礎知識:
一、質量守恒定律
1、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微觀解釋: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3、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且是質量守恒,與體積無關。
二、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意義
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量:表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數:表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各物質間的粒子數目比(即化學計量數之比)
考點過關:
1.為了紀念中國海軍成立60周年,今年4月23日在青島附近的海域舉行了盛大的海上閱兵活動,我國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潛艇。核潛艇上備有的氧氣再生藥板是由一片片涂有過氧化鈉(Na2O2)的薄板組成,使用時Na2O2與CO2反應放出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 2CO2=2M + O2,則M的化學式為()
A.Na2O ? ? ? ? B.NaOH ? ? ? ? ? ? C.Na2CO3 ? ? ? ? ?D.NaHCO3
2.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 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 g D物質。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②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3.A、B、C三種物質各15g,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生成新物質D30g。若增加10gA,A與C恰好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B與C的質量比是()
A.5︰3 ? ? ? ? B.5︰2 ? ? ? ? C.2︰3 ? ? ? ? D.3︰2
4.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關于這種物質的組成描述正確的是()
A. 該物質的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
B.該物質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C.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該物質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5.(1)自來水廠凈水時消毒殺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l2+X=HCl+HCl0,則X的化學式為--------。
(2)鋁能與氫氧化鈉和水發生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和一種氣體單質,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鞏固練習:
1.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木炭燃燒后變成灰燼,質量減少
B.磷燃燒后生成的白煙比磷的質量大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為體積小于200mL的溶液
D.大理石和稀鹽酸在敞口容器中反應后,剩余物總質量小于原有物質總質量
2.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表中m為1g ? ? ? ? ? ? ? ? ? ? ? ? ? B.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 ? ? ? ? ? ? ?D.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9:8
3.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
(1)該反應屬于--------------------------------(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2)虛線框內應填的微觀圖示是(選填A、B、C、D),你推斷的依據是------------------------。
4.如圖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某化學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了改變
D.兩種反應物均為化合物
5.某物質和二氧化碳反應后只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則該物質中()
A.只含氧元素 ? ? ? ? B.一定含鈉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鈉元素 ? ? ? ? D.一定含鈉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1)某同學按右圖裝置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探究,
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碳酸鈉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偏轉(填“左”或“右”)。該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 ? ? ? ②原子數目 ? ? ? ?③分子種類
④分子數目 ? ? ? ? ⑤元素種類 ? ? ? ?⑥物質種類
7.在A+3B=2C+2D的反應中,14克A完全反應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A.16 ? ? ? ? ? B.32 ? ? ? ? ?C.64 ? ? ? ? ? D.96
8.軟玉也稱中國玉,以新疆“和田玉”為代表。生成和田玉礦床的反應方程式為
,則X的化學式為( )
A.CaO ? ? ? ? ? ?B.Ca(OH)2 ? ? ? ? C.H2O ? ? ? ? ? D.O2
9.將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中m的值為2.8 ? ? ? ? ? ? ? ? ? ? ? ? ? ?B.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增加氧氣的量可以減少X的生成 ? ? D.物質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元素
10.某有機物4.4g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由此可確定該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如果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該物質的化學式為------------。
真題鏈接:
1.亞硝酸鈉與氯化銨共熱能發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則X的化學式為------------,該化學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質中,氮元素未表現出的化合價為價--------------(填序號)
A.+3 ? ? ? B.﹣3 ? ? ? C.0 ? ? ?D.+5.
2、“硝酸”是高中化學將要學習的物質,濃硝酸見光會發生化學變化,其化學方程式為:
(1)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請在硝酸的化學式中標出氮元素的化合價:HNO3
(3)硝酸具有酸的一些共同性質,是因為它在水溶液中也能解離出______(用化學符號表示)
2.下圖表示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CaO起催化作用 ? ? ? ? ? ? ? ?B.該反應中CO2是生成物
C.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 ? ? ? ? ? ? ? ? ? ?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3.下圖是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的微觀模型圖,請在下圖方框中以圖示的方式完成該
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圖中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