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樣東西能承載回憶,喚醒記憶。當歷史的巨輪漸行漸遠,希望我們想要珍惜的都還在。
20多年過去了,這個村子里年老的人去世了,年輕的人搬走了,于是原本就稀疏的村子最后只留下了外婆的老房子。
門上留下我們的名字,小房子里裝滿了回憶。如果童年注定有一片樂土,我想一定是外婆家的老房子。
外婆的老房子是三間紅磚瓦房,前面是田地,后面是小樹林。房子前的景色根據不同的季節變換成不同的風景。到了春天,是綠油油的小樹苗,到了秋天又變成了金色的麥浪。小時候最喜歡外婆家,每到周末便十分期待舅舅騎著他那帥氣的摩托車來接我,可以說摩托車駛過了我的童年,外婆家也成為了我童年的樂土。春天時,我喜歡去馬路兩邊的草地里摘毛營營,夏天時我喜歡去后面的小樹林里捉蟬。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立秋時分,滿天星,風很涼爽,月光很溫柔,就這樣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廊前聽外婆講故事,故事很美,外婆也很溫柔。
小小的房子,留下了外婆的愛與恨。倔強與堅持。
年輕時的外婆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梳著兩條麻花編,總愛穿翠色衣裳。那時候的追求者有很多,可外婆都看不上,直到初見外公的那一刻。那時候外公是剛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這邊實習,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他帶著淡淡的書卷氣,雖然是有名的大學生,但畢竟離開家鄉,剛工作不久,所以日子也是過的清貧。后來又決定在這邊安家立業,于是想找個本地姑娘結婚。也許是外公的才氣吸引了外婆,又或許是外公的儒雅吸引了她。所以當媒婆代外公向外婆家提親時候,即使外婆的爸爸不同意,看不上這個窮小子,外婆也答應了。自此以后外公到城里的車站上班,外婆就負責家里的田地。外婆心中有個小小的愿望,那就是把日子要過好給父親看看。每當下田地時總是能看到外婆的身影,秋收的時候,外婆家的收成最好,村里人都夸外婆能干。漸漸的,外婆蓋起了屬于自己的瓦房。
當日子過的越來越好的時候,外婆懷上了第一個女兒,隨后幾年,外婆又生下了三個女兒。當年那個年代是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在村子里沒有兒子會被人看不起,所以那時候外婆總被人指指點點。再加上外公身邊的同事大多是城里的姑娘,文化水平高,會打扮,那時候還有一個很能聊的來的女同事,而外婆每天在田地里勞作,長期下來皮膚曬得黑而粗糙,自然不如城里的姑娘。那段時間因為想要兒子的事,外公也常??鄲?。加之兩人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不久外公就鬧起了離婚,可外婆打死也不離。于是家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就這樣拖著,外婆終于懷上了男孩。
后來外公生病了,吐字不清。從此辭了工作,沒有再上班,把自己封閉在房間里。沒有提過離婚,可是也很少與外婆說話。每次做飯前,外婆總會問好外公今天喜歡吃什么,然后單獨做一份給外公,到了飯點,外公再把飯菜端到房間。那時候我總是很好奇外公的飯為什么跟我們不一樣,似乎要比我們的好?為什么外公不跟我們一起吃飯?我問爸爸。爸爸說外公是一直怨著著外婆呢,具體原因當時年紀小,一直不太懂里面的曲折。后來外公腦淤血躺在床上不能動,大小便全都在床上的時候,外婆每天盡心盡力的伺候著,我不知道外公最后臨終的時候跟外婆說了什么,只知道面對著靈堂和周遭的嗩吶聲,外婆哭的很傷心,從此少了那個讓自己又愛又恨的人,反而連生活都提不起勁了。就是這所老房子,記載了外婆所有的愛與恨,還有全部的回憶。
老房子不只是避風港,還承載著更多的親情與陪伴。
外公走了以后,舅舅阿姨們總是讓外婆到自己家住,可外婆不去。外婆總說:“俺娘還在這呢,如果我走了,誰來照顧她,俺就和俺娘相依為命?!蓖馄诺膵寢屛液八饫咸?,一個人住在外婆家旁邊,拄著拐杖,聽力不太好,每次我們總要很大聲的說話,她才能聽的清。后來外老太跌到了,從此以后就躺在床上,外婆每天都幫外老太擦拭身體,喂她吃飯。就這樣,外公走了,外老太又成了她內心的牽絆。在一所老房子旁邊,挨著另一所老房子,房子里為我們演繹母女間的深情,那些年我在外婆家的日子,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順,比起當代的偽孝順。孝順不是物質上的供給,而是溫情的陪伴。
許多年過去了,外婆的老房子出現了裂痕。當住慣了樓房的我們再次回到外婆家,爸爸感嘆:"以前沒發現房子小,現在房子也老了阿。"看著正推門而入的外婆,頭上不知何時布滿了白發,臉上的皺紋也更加深邃了,。我在心里說:是啊,老的不止房子,外婆也老了,不過還好,外婆和房子都在,我們的回憶也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