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這本書的名字:“修、道、病”,咦~~這究竟是什么鬼,再看看作者“JT叔叔”,好有趣的筆名,令我想到“怪蜀黍”之類的形象。其實才不是呢,JT叔叔可是一位斜杠青年:1970年生,臺灣大學日語系畢。從事撰稿、英日語書籍之翻譯、編輯等工作十八年,英日文教職工作六年,現在在中醫方面的解讀也是獨樹一幟(但是專業方面究竟有多少建樹,百度也查不到準確的,我不敢亂說),解讀莊子所開的課程也是深受大眾喜歡。
那什么是“修道病”呢?且聽我慢慢說來。
這本書的內容是摘自他新開課《傷寒雜病論》的頭幾堂,目的就是想勸退一些以為學完本就百病能治,覺得中醫萬能的同學。一堂課大概就是一個篇章,從篇名大概也能看出JT是個幽默的人,比如“醫學莫營勢賤人多矯情”、“若想人身正經走透透來追病毒邪氣兜圈圈”“疾病的詩意”,除了幽默,還很啰嗦。全書都是用口語在講,少不了有很多臺灣強調的語氣詞,“是哦~,好啦,好耶,好不好嘛”......看書全程腦子里面能自動腦補叔叔(請念成數~熟~)在講課的語音語調,站姿走動,完全是入魔了。
在中醫中,六經是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六經病依次循經相傳,越來越重,最嚴重的就是“厥陰病”。以JT的說法,厥陰病的可怕,不在于死人(《傷寒論》中最多死人病例出現的是講少陰病),而是在于會變成基因的一部分遺傳給下一代,成為家族血統里面的詛咒跟業障,會爆發癌癥、自身免疫失調病等等。同樣的病癥同樣的治療,對有的人效果神奇,而對有的人卻完全無效。JT認為,這跟一個人的心理結構有關系。厥陰病有其心理學基礎,其中對心理癥狀最輕的,《傷寒論》或者說中醫幫得了,嚴重的就求醫無門了。
修道病就是厥陰病中的一種。JT的定義是:如果一直處于受害者的狀態,還想要拯救他人,如果生活中還有種種未解決的不愉快,卻一心追求“開悟”,如果努力壓抑一切情緒、欲望,想藉此得到“空”的解脫。這就是修道病。
怎么治,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