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幾天看了一部很老的電影《楚門的世界》再此之前,根本不知道電影講的是什么只聽說過里面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如果再也見不到你,那祝你早安,午安,晚安。”看這句話,我本以為會是一部溫馨的,動情的,治愈系電影,但看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明明很驚悚。
? ? 為什么我會感到驚悚?第一,一個人的一生竟然被當做紀錄片,360度無死角的拍攝,24小時不分晝夜的播放。對于楚門而言,他沒有秘密,有的只是不為人知的頭腦中的思想,他努力的工作生活,可一切全不是因為他而改變,一切都在導演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遇到的人和事是事先安排好的,欺詐謊言也是劇情設定的一部分,明天重復的角色,重復的生活模式,重復的一切,每天活著就是一個輪回,一切都被操控,而當事人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全世界的目光透過電視看他的一言一行,他成為萬眾的焦點,主角或小丑,被看見但卻不被在乎。
第二,那些演員們,對于楚門來說,不是演員,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自己相伴多年的親人朋友,是自己用心付出并熟悉的一切,而對于演員來說,他們自己只是一個扮演者,只是生活紀錄片中普通演員(竟然可以被生活記錄片)楚門對于他們來說只是讓自己出名的機會。就像楚門一直把父親的死當做自己造成的意外而內(nèi)疚怕水,但這只是導演讓楚門逃不出桃源島的劇本設定,而父親因為拍攝而失去了父親的職責,有因為拍攝而選擇繼續(xù)欺騙。還有他的妻子,虛假的愛情,虛假的職業(yè),可以隨時陪伴又可以隨時離開,扮演和善,扮演愛意,但還好還有結(jié)婚疊手指的一點悔悟與良知,其他的一切全都是欺騙。還有那個從七歲開始就認識的朋友,那個口口聲聲說就算全世界欺騙他自己也絕不會那么做的兄弟,不還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欺騙?所以的感人肺腑不過是導演擬定好的效果,所以的故事情節(jié)不過是一系列策劃下所增添的戲劇效果。周遭環(huán)境是假的,愛是假的,自己的世界是假的,只有自己是真的,而全世界的假陪著自己的真,到底是成為了大眾化的明星,還是大眾化的談吐話題?
第三,對于導演,他以為這個城市就是桃源,他以為自己就是上帝,他以為自己可以操控別人的人生,他以為楚門一輩子都不會逃,可所以的他以為都是錯的,how? is? it? going? to? end?怎么收場?以他的錯誤收場。他以自己的商業(yè)性、功利性開始,輕易的控制、改變、規(guī)劃別人的人生,收獲虛無的敬仰和真實的謾罵,他是錯的,一開始就是錯的,城市的攝影機可以裝上千部,但鬧內(nèi)的攝影機怎么可能裝的上一部?第四,全世界的觀眾都在看別人的人生,他們在別人的人生中收獲感動,收獲喜悅,收獲談資,消磨時間,可是他們有所審視嗎?不還是按部就班的過著自己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對這種紀錄片的行為只是贊揚,只是推崇 ,因為他們無聊,他們虛度,他們沒事做,可如果把故事的主角換成他們自己呢?他們還會這樣做嗎?不過還好,當楚門推開那扇門的時候,觀眾們是對他解放的喜悅,而不是劇終人散的失落,還好,一切還好。
? ? 電影中第一個說真話的人是他學生時代遇見的那個女孩施維亞,她的說真話,不是對離開片場的不滿,而是對于楚門悲哀世界的同情,是一種人性的反對。可是,當全世界都說假話的時候,唯一一個說真話的人被當做精神分裂,多么可笑,多么荒唐啊!但她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公然指責那位導演,還好,楚門的世界里,有一個讓他查明真相的理由。
? ? 不過,電影還是有一個好的結(jié)局,他推開了那扇門走了出去,離開了別人眼中所認為的世外桃源,走向了自己期待的遠方,找到了那個他愛的人,沒有了紀錄片,也逃離了攝像機。人們也各自回到軌跡,一切都是虛假,而一切都好似真實。看完電影,很多人慶幸,還好我的世界不是楚門的世界,可是,真的不是嗎?也許正有幾千雙眼睛在看著你,也行你周圍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無論真假,我們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導演,做自己的上帝,找到真想對待我們的人,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心態(tài)想個少年,不只是接受現(xiàn)實。
? 最后,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and? good nigh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