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寫點東西是好事。
看看自己學會了哪些新的句子,有了哪些新的感悟。
想想最近,掛在嘴上最多的字就是“恨”,
并不是真恨,只是嫉妒的恨。
與喜歡之人共度每一分鐘是不是招人恨呢。
哈哈。
手邊詩經,散發出的是千年前古人的浪漫與癡情,
本來不打算寫關于感情的東西,不知怎的,發現還是費點筆墨的好。
我不是圣人,
有時也會期盼一場艷遇,纏綿悱惻。
安如意先生解的好,
真正的艷遇是在對的地方遇上對的人,而不是直奔主題,行風雨之事。
沒有前戲,翻云覆雨的艷遇滿足的只是肉體的欲望。
既見君兮,云胡不喜。
真正的艷遇不是拿著微信搖啊搖,不是在燈紅酒綠中四處搜索著目標,
真正的艷遇是你我不經意的回眸,想的只是互訴心事,發展的只是感情,而不是考慮杜蕾斯味道的選擇。
對于真正愛的人,你肯定不是在想床笫之歡,而是花前月下,山盟海誓
如若不是這樣,你可能會與真愛之人擦身而過,仿佛她沒有來過這個世間。
陳奕迅的1874讓我浮想翩翩,難道她真的去了錯誤的時代。
現實呢,可能她只是早于我來到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經歷了太多的無奈,恪守了過多的世俗教條,
可是,愛情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牽涉其中的是兩個家庭,太多的人揉在愛情里,于是。。。褪色在所難免。
責任是為愛情上的一道保險,同時也架上了沉重的枷鎖。
恐懼順理成章,輾轉反側,還是不要吧。
潔白無暇的愛情也許只存在于詩文之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更多的人只是死生契闊,與子成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