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實與后世傳說,到底誰人能夠分得清?提起《三國演義》里的常勝將軍,那絕非趙云趙子龍莫屬。很多年之后,趙云已被神化。我細研《三國志》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和《資治通鑒》《三國演義》中的有關記載,力爭將這個常勝將軍的風采展現給大家。
? ? ? ? ? ? ? ? ? ? 一、趙云生平
趙云(168年-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身高八尺,面貌英俊,儀表堂堂,東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大規模混戰,趙云率軍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的隊伍,其間結識了劉備。不久之后,趙云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后,在鄴城與劉備相見,之后忠誠追隨劉備一生。趙云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戰績輝煌,令敵軍聞風喪膽。趙云還曾以偏將軍之職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在劉備要起兵討伐東吳時極力苦勸劉備不要興兵,被后世稱贊為有智謀有遠見的儒將,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229年,趙云因病去世,享年61歲,被追謚為“順平候”。
趙云去世后,葬于錦屏山之東,位于現在四川成都市西70公里的大邑縣,現存有漢順平侯祠,又稱子龍祠廟。1985年被列為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 二、江湖三國里的常勝將軍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與公孫瓚激戰河北,公孫瓚被袁紹手下大將文丑戰敗,頭盔墮地,在拼命逃跑中馬失前蹄,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忙捻槍來刺,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雙方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這一少年英雄便是趙云。191年,趙云受常山郡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軍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云說:“聽說你們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紹,你們這幫人為什么不去投靠?”趙云說道:“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趙云自此跟隨公孫瓚征戰。當時劉備也投奔了公孫瓚,趙云得以與劉備深交。后來公孫瓚派劉備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云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趙云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
長坂坡上逞豪英。幾年以后,公孫瓚為袁紹所滅,趙云輾轉各地,最后在鄴城投奔了劉備。208年,劉備被曹操追得疲于奔命,節節敗退。因為有荊州十多萬百姓相隨,劉備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曹操派精騎快馬追趕,終于在湖北當陽縣長阪坡追上了劉備。危急之下,劉備丟下妻子和孩子,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云等數十騎逃跑,混亂中不見了趙云,有人對劉備說趙云可能投奔曹操去了。劉備說:“子龍絕對不會棄我而去。”果然,趙云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妾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這就是后人津津樂道的趙云長坂坡單騎救幼主的故事。后人有詩贊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此戰之后,劉備任命趙云為牙門將軍。
將軍挺槍百戰勝。趙云一生大小戰斗無數,很少吃敗仗。208年,曹操和劉備大戰于博望坡,趙云生擒曹操大將夏侯蘭。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關進攻劉璋,并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趙云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219年,劉備進攻漢中,漢中守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曹操親率大軍來爭奪漢中,黃忠偷襲北山被困。趙云帶領十多名騎兵救出黃忠后,下令大開營門,并且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云設有伏兵,嚇得急忙向后退去。第二天劉備親自來到趙云兵營,察看昨天戰斗之處后贊嘆道:“子龍一身是膽也!”自此軍中稱呼趙云為“虎威將軍”。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東吳結盟之后,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云隨諸葛亮轉駐漢中。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失利。在部隊撤退時,趙云負責斷后,阻止曹軍追擊,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算大。
拼死力諫儒將風。221年,劉備稱帝后,準備進攻東吳,以報孫權攻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趙云勸諫說:“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算是對時局清醒而且高明的判斷,然而小富即安被憤怒沖昏頭腦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把能征慣戰的趙云留下來鎮守江州。222年,果應趙云所言,劉備大軍敗于夷陵,倉惶由秭歸逃回永安。趙云進軍到永安時吳軍已退。
? ? ? ? ? ? ? ? ? ? 三、后世評說
《三國演義》里蜀國“五虎上將”的排名順序是“關張趙馬黃”,《三國志》中則排列為“關張馬黃趙”。并且明確記載第一次諸葛亮北伐因馬謖丟街亭失利,諸葛亮引咎上表自貶三級,趙云也被貶為鎮軍將軍。這兩種說法是相吻合的,趙云仍然不愧為中國人心目中永遠的常勝將軍。因為以上原因,所以爭議不大,我把有關評價簡要摘錄如下,謹供大家參考。
小糊涂蟲后主劉禪的評價是:“云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諸葛亮的繼任者蜀國統帥姜維評價說:“云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
乾隆皇帝稱贊趙云說:“使如趙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漢事未必無成。”
羅貫中有詩贊曰: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黃其軍
? 作于2017年12月22日(古歷十一月初五)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