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鄉野山人左大瑞
緣起圓桌派
無意間看到圓桌派的一個視頻片段,陳丹青:我很理解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選擇貌似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沒他們的份兒,他們是不太有資源去做這種事情的。本著對陳丹青溫雅沉淀的迷戀,從此迷上看圓桌派。
看完之后,寫下了一句話:我們眼前看似很多扇門,仿佛推開就能進入另一個世界,卻發現都落了鎖。
年輕人的恐慌和期待
而年輕的好處是什么呢?他還有時間,有時間去尋找那個鑰匙,或者尋開鎖之道。但是年輕人又恐懼著時間,害怕著變老,卻又無能為力。大部分人是眼睜睜的看著時間的流逝,歲月在這幅皮囊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皺紋。
當我脖子上起了第一道小頸紋的時候,當我的臥蠶開始慢慢變成眼袋的時候,我深知時間的流逝已經是看得到的了。我抓緊買了眼霜,面霜,勢要好好保養,但是沒堅持幾天,內心還自我安慰,沒關系,時間將你這幅皮囊帶走,卻沉淀給你了歲月的風情,這個是誰都拿不走的。
但是,親愛的,你憑什么要求別人要穿過你猥瑣的皮囊,去探索你有趣的靈魂。更何況,你也是個顏值派,半斤八兩,你因為別人的外貌阻斷了與他心靈的交流,也就不能怪別人因為你的皮囊,拒絕探索你的靈魂呢。
你恐慌著外表的老去,卻又期待著時光的沉淀,閱歷的增長,能力的提升,指點江山的霸氣。
但是你期待的這些,靠的并不是時間呀,靠的是在這時間里的一步步努力,靠的是在這時間里你付出的精力。我們被“長大了就知道了”這句話害慘了呀,我們以為吃吃喝喝坐等長大,所有的事情就都明白了,但是他隱含的意思是,在長大的路上,我們的經歷和努力,讓我們明白了事理。
蹉跎的歲月,偽裝的老城
圓桌女生派的下集請的是徐靜蕾,還有上集也在的蔣方舟,不說節目之外兩個人的情況,但就節目里給人的感覺,莫名的想要聊一聊蔣方舟,這個節目里最小的女生。
其實有點兒心疼,因為我曾經一度就是她在節目里的狀態,職場里,我的年齡比同級別和低級別的人普遍偏小,一面裝扮著老成,一面拼命證明自己的能力,如何證明呢?拿原來所謂的“大公司”經歷,拿和圈里稍知名人關系……
好在,這個時間段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這個恐慌,完完全全被自己多次印證,年齡算個屁,能力最重要,職場上度過了多少次的變更,也真心明白,真誠做事,為領導解決問題和換位思考的時候,一定不忘不斷的提升自己能力,摸透核心業務,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方舟在節目里面,有些立場不定,較之另一位女嘉賓,普遍話多,很喜歡引經據典,提升問題高度,動不動就將問題拔高到社會問題。我特別理解這種情況,是擔心自己說出去的話沒有力量。
當我們處于一個立場不明晰,自我認知不完善或者自我框架模型還未成行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引經據典。
其實這是辯論中常用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站得住腳,但是在生活中,交談里,一味的這樣,總讓人感覺你底氣不足,你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或者說服對方。當你在偽裝的很正經的樣子的時候,莫名的有點兒心疼,但是這其實是必經的路,或者是要跨過去的坎,誰都不敢輕易的暴露自己的底線,年輕時的偽裝,可愛而又心疼,當事人心酸而又“鎮定”又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