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高燒39.4°,我不得已去了趟醫院。
金山某院急診科,人滿為患,卻只有3-4個診室開著門,內科1個,外科1個,兒童1個,婦產科1個。每間里只有一位看診的醫生。醫生除了負責門診,還得隨時奔赴搶救室處理重癥病人。
我的病例排在第十本,想著大致排一小時隊就到了。那就耐心地等等吧。
一個小男孩和媽媽玩錘子剪刀布,輸的人去看一看醫生已經看到第幾號了。第一局,媽媽贏了,小男孩不同意,說三局兩勝。又玩了兩局,媽媽與男孩打成平手。媽媽說,現在總該你去看了吧。小男孩順從地從媽媽的腿上爬下來,然后跑去醫生的診室門口。
時間不緊不慢地過去了1個小時。
周圍的人們,在等待中變得愈發急躁。另一個帶孩子的媽媽,忍不住大吼起來:“這么大的醫院為什么連個醫生都沒有?馬上輪到我了,醫生又去那邊(搶救室)了,而且去了半個多小時都沒見回來。這對兩邊的病人都不負責任。晚上來看病的孩子都是發高燒了,不然誰晚上來……”
于是,我也去關心了下我的排隊情況。我從第十本變成了第六本。而醫生的周圍,還有3個拿著化驗單回來的病人。看完當下那個病人之后,醫生又奪門而出,去搶救室看那個跑步暈倒疑似胃出血的重癥。
我不知道輪到我還有多久,我只知道自己頭很疼,身子很累,要是能開點退燒藥先吃就好了。
其實,我心里也和那個媽媽一樣有疑問:醫生都去哪了?醫院為什么不多安排一個醫生上班呢?比如有人專門負責搶救室,有人專門負責急診的門診。如果人手不夠,那醫院為什么不多收一些醫生呢?大學擴招之后,是有那么多醫學院的學生想進醫院,不是嗎?
最后,實在無法再等待下去,我打了電話給熟識的醫生,買藥,回家!所幸,吃了藥,睡了覺,退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