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個大學時的校友聊天,他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
如果給你再一次機會選擇,你還會選擇這個專業嗎?
我愣住,雖然曾經有想過類似的問題,可是從來都沒有答案,沒有深究過。
我曾想過,如果沒有上這所學校,沒有讀這個專業,我就不會遇到在大學里給了我四年關懷的二哥,我就不會遇見畢業后在我經濟窘迫時給我支持的航航。他們讓我在后來分開以后依然會懷念那段時光。
但這不是答案。
我告訴他,如果有說后悔的話,那么就是我沒有利用好大學的四年,現在想起來,好像什么都沒有干。
他說他后悔當初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學醫。雖然我慶幸我有自己做主的權利,可是我依然開心不起來。因為現在這樣的生活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想要的?一眼就可以看得到盡頭。
回想起來,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甚至普通的一段感情,沒有可以證明能力足夠優秀的證書和獎學金,沒有參加社團結交更多的朋友。我的四年,去了哪里?
生性平淡的我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所以選專業的時候也是草草了事,沒有選擇父母期望的教師和醫生,而是選了信息工程。
因為沒有特別的興趣所以我對待每門課的要求都是及格良好就差不多了。宿舍里的女生成績也沒有太大差距,可能是因為談了戀愛無心學業。這樣的氛圍下,周末睡個懶覺,偶爾去下圖書館,再追追劇,一學年也就這么過下來了。到了寒暑假,一般也就是宅在家里,偶爾趁假期旅旅游。從來沒有認真想過以后是要讀研還是工作,工作又是什么的類型的適合自己。
一晃就到了畢業季,不想研究高數線性代數,所以最后選擇了工作。在室友看來我有自己的想法,早早地就定下測試工程師的崗位。考研失利的她們羨慕我在剩下的時間里無所事事,旅游睡覺。
可是,進了公司我才真的發現我什么都沒有。一樣進公司的大神,有的大學期間就做項目給別人寫代碼賺錢,懂得的知識比我多了不止一個層次。即使后來努力地追趕,轉正的時候也只是一個中等的水平。
所在的項目是個無底洞,一直在填坑,然后拿著可憐巴巴的一點工資,扣掉每個月的房租飯錢,再淘寶一下,一個月剩下的根本就不多。
直到公司開始內部裁員,針對的主要就是我這一屆,眼睜睜看著一起進來的同事被裁掉,心里突然開始慌張。如果被裁的是我呢,我該怎么辦?
或許有人說,大不了再找啊。是的,沒錯,但是找到合適的也談何容易,更何況大學里沒有什么證書,公司里學到的又是業務,根本不適合再面試的題目。
私底下我開始學習其他的知識例如云技術,想要跳槽。每天還要應對較大的工作量,因為被裁了不少人,所以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好在半年以后,上天眷顧了我,讓我應聘成功一家待遇發展還不錯的公司。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嘛?沒有。
新公司的考核比原來公司更為嚴格,每天我都在逼著自己,每天都是辦公司里最后走的一個人。我不是想說我有多努力,而是我被逼得不得不努力。如果可以有再來的機會,我一定對我的人生負責。
小時候家里不夠富裕,父母也從來沒有培養我的興趣愛好。所以沒有舞蹈基礎,沒有音樂細胞,不會畫畫,不會書法。我羨慕那些有特長的人,而我每次都是只能在特長一欄里寫著讀書,旅游。
新工作漸漸穩定,一個人獨來獨往也習慣了。只是每到周末我都是熬夜然后第二天睡過去大半天,這樣的生活很頹廢。
后來我發現我對攝影感興趣,我想要學習攝影,可是我發現我一周只有兩天的時間,用半天休息,半天收拾房間。剩下一天也做不了什么,是的,也可以做點什么。但是,我有了約束,我不能像大學里那樣有那么多自由的時間可以學習,外出練習拍照。甚至從住的地方出門也要一個多小時,我后悔大學里我明明有那么多的時間,可是我都浪費了。
有一項調查說很多大學生回首四年時光都會后悔沒有珍惜,我不記得具體的數字比例,但我也很不幸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個。
如果有如果的話,我最想回到的就是大學的時光,盡我所能,做我所愛之事。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有很多的分叉路口,我的校友后悔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我后悔沒有選擇過一種更充實的生活,而你們呢?又一個寒假到來,希望還是學生的你們珍惜這段時光,不會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