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巧:運用布爾運算剪切出不同規則的形狀,運用漸變疊加形成漸變透明星球。
-01-
繪制球體
新建一個1024*760px,分辨率72的背景圖,填充顏色深藍色。
選擇橢圓工具,按住shift鍵用鼠標畫一個276*276px的圓形,我們命名為圓1。
設置圖層填充為0%,設置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顏色選取從左到右依次為?#ff00f6 ;#f000ff,設置透明度。
復制一個圓1并選中,Ctrl+T變換圖形大小,按住Alt+shift鍵向內縮小95%左右,具體尺寸可自由把控,右擊清除圖層樣式。
同樣圖層填充為0%,設置圖層樣式【漸變疊加】右側顏色為#660777。
-02-
繪制波浪效果
按照上面的步驟重復復制一個圓3,此時就要運用到布爾運算對圓3進行剪切,選擇白箭頭,然后選擇矩形工具,按住ALT并點擊鼠標剪切到一個小半圓,不要超過一半,(Alt+鼠標是剪切重疊部分)。
剪切后選中2個形狀進行形狀合并,然后用鋼筆工具在圓直徑上添加3個描點。
切換到白色箭頭,按住shift鍵對描點進行調整,調出波浪的效果。
調整完成之后,使用圖層樣式,顏色疊加設置顏色參數左#20f0f2 ?右#418deb。
-03-
繪制其他波浪效果
復制圓3,命名為半圓1,對描點進行調整,使用鋼筆減少描點工具,減少中間的描點,調整波浪效果,設置圖層填充為0,圖層樣式“漸變疊加”設置參數如下
在復制一個圓1命名為半圓2,對半圓2進行大小進行調整,同樣圖層填充為0,設置圖層樣式“漸變疊加”設置參數從左至右#f429da、 #f400d4、 #f47ffb 、#fcc5ff。
設置完成后,新建一個空白圖層,點擊空白圖層和半圓3中間位置,并按下alt鍵,將圖層合并至半圓3,選中空白圖層,前景色填充半圓3粉色部分,用畫筆工具半徑范圍設置在200左右,在半圓底部輕點幾下進行粉色過渡 ? ? ??
前景色更換為橙色,畫筆半徑保持之前的設置,在球形最底部輕點一下,繪制出橙色部分,整個球體到這里就完成啦。
-04-
繪制高光
復制一個圓1,放在所有圖層最上面,圖層填充為0,先選中白色箭頭,然后用圓形工具按住alt鍵剪切出右邊一小半弧形,然后用漸變工具拉一下形成球體的高光。
繪制左上角高光,原教程需要用布爾運算全部剪切出來,但是我覺得太復雜了,就用了簡便辦法。
用橢圓形工具,按住shift健畫一個圓,中間填充為空,邊線填充為白色值為6。
用布爾運算剪掉多于的部分,僅剩下兩小段,然后畫幾個直徑為6的圓形填充四個邊角,左上角高光完成。
-05-
繪制流星、小星球、環形
運用橢圓工具繪制一個圍繞球體的橢圓,設置描邊為6,填充為空,設置圖層樣式【漸變疊加】,完成后蒙上蒙層用漸變工具把球體背面部分減淡。
將這個橢圓復制一個,設置圖層樣式【顏色疊加】混合模式選擇正品跌底,填充紫色。
運用圓角矩形工具繪制一個高6寬138的圓角矩形,填充為0,然后設置圖層樣式為漸變疊加,設置顏色參數就繪制好了流星。
用橢圓形工具繪制一個圓形,然后填充為0,設置圖層樣式為漸變疊加,設置顏色參數如下,然后添加圖層蒙版,前景色填充黑色用畫筆工具在左上角輕點做出暗區,就完成了星球的設定。
用圓角矩形工具畫5個一樣長短的形狀,進行左右排列,用布爾運算剪切中間2個,獲得圖形。然后用多變形工具設置邊為4邊,畫幾個星星就完成了。
好啦,本周臨摹的炫酷星球完成了,剛開始用的深藍色背景,后來找了一張星空的圖作為背景圖,又有些不一樣 。
最后申明:創意和設計來自網絡,本人不具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