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法定讓孩子們快樂的日子。對于一介中年大叔而言,早過了放半天假出去玩的年紀,也不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所以六月一號,本來就只是日歷牌上普通的一天,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該干嘛干嘛。
但今早卻意外收到一位比我年長的老友發來的祝福,“哪怕一年只有一次機會,今天也要像孩子一樣快樂”。
怔了大約2秒鐘后,腦袋似乎被毫無征兆地按下了回放鍵,不由地往回倒了幾十年。眼前竟又浮現出了那個和一群小伙伴上山下河的熊孩子,那個一到寒暑假就高興地沒心沒肺的混小子,那個帶著紅領巾一臉認真的青蔥少年,那個畫了幾十遍也畫不好一條龍的笨蛋學徒。。。
想想竟有些傷感。不是因為這么快就長大了,而是因為已經記不起來有多久沒有像孩子一樣快樂了。
有人說,人生是苦旅,越大越不容易感到快樂。小時候,一塊糖,一瓶汽水,甚至師傅的一句夸獎都會開心大半天,更別提收到一件玩具了,連睡覺都要摟著。幾十年后,也許只有睡到自然醒、燒出一窯精品、朋友們對覺山隱窯的賞識,能與其媲美吧。
還好,今天安排不多,任性放了半天假,過節。整個下午,把以前做過的物件拿出來,仔細回看了一遍,不為別的,只為回憶,回憶那些曾經的快樂。
這就像我們翻看影集一樣,會不自主地被一張照片帶回到定格的那一刻。那些人和事,以及難忘卻已經被忘記的快樂,都會一下子從心底涌上來,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句話,都會慢慢浮現起來。哪怕是當時難以言說的苦澀,如今細細品來,卻也全被時間釀成了一口永不會膩的甜蜜。
而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最讓人“懷念”的莫過于已經絕版的"青花兒樂圖雞心杯"了。
其實,童趣題材我們做過不少,但這只杯卻一直是最愛。回想第一次看到明代畫家夏葵的《兒樂圖》時,就杯這十六個大頭娃娃吸引住了,琢磨著必定要把它搬上瓷器。
老天爺也特別眷顧,機緣很快成熟,我們便順水推舟把這只杯子燒了出來。畫片布局、描摹人物、打樣試燒,到正式入窯燒制,并沒有花太長時間和曲折就得償所愿。
而最讓人心心念的還是款識只落了一個“覺”字的最終定版樣品杯,這只杯子也是覺山隱窯唯一以“覺”字落款的杯子,且畫工、發色、釉面都堪稱完美,好玩至極。
可好東西的流通速度往往比預想要快的多,這只杯子也不例外,按照覺山隱窯的規矩,很快便滿百停燒,宣告絕版了。所以,提起兒樂圖雞心杯只能說“懷念”了。
而現在珍藏這只杯子的朋友們,想必一定是童心未泯的人吧。
就這樣,靜靜地過完一個下午的節日時光,收起最近出窯的一只杯子和一大堆快樂回憶,提筆把這些被翻起的心思都化作文字,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看過這篇不太正經的碎碎念,您還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們,下期會繼續乖乖說瓷器。
最后,祝朋友們兒童節快樂,無論你是爸爸媽媽,還是叔叔阿姨,今天的你,就是寶寶,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