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刷朋友圈,看到了前公司的另一個管培生秀出了自己寒假的書單,超過十本書,分別是《如何成為優秀的運營》《超預期》《羅伯特議事規則》《銷售總監日記》《微信群》《銷售團隊這樣帶》《演講的力量》《參與感》《跟小賢學運營》《銷售就是要玩轉情商》等等。
我愣了一下,內心滾燙。
兩個月前,我還在北京,一座充滿古舊,破敗和腐朽的城市。霧霾像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會將我引爆。我也曾是那個,陽光照耀下驕傲的實習僧,到了帝都后,毒氣一層一層瓦解我。我變成了盲目的奴隸,對自我充滿了否定。徹底的否定。像是一只很厲害的蜘蛛,結了一張非常美妙的網,最后失手把自己纏死,我的呼吸打結了。
我用厚厚的書單,《MBA 運營管理》《22000詞匯》《如何使用Excel 》《組織行為學》。用盲目的努力,在填充我虛空的時間,用虛假的勤奮,掩蓋我思維的懶惰。我甚至已經缺乏思考的能力,只剩下盲目。最糟糕的一點是,在沒人愛我的情況下,我先失去了對自己的寵愛。極盡可能的對自己刻薄,對自己過于刻薄的人,又怎么會生出愛人之心呢?
我迷失。我彷徨。我常常找不到自己。缺失了一塊。異世界里有堵可見不可觸的墻,他們在里面各自忙碌,而我頭頂上打著藍色buff,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跌跌撞撞。突然想把自己變成全能藝人,卻啥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個世界脫離自己而轉動,沒有參與感。
周圍的同事都開心的聊著天,做著各自的工作,忙碌著,而我站在人群中不知該干啥。
對,就是這種空洞。
優秀運營路上的絆腳石:
1、對自己要求過高,不斷否定自己。
2、與周圍氛圍格格不入。
3、喪失自我。
原本我的英文不算很差,在巴比特做過一段時間文字翻譯,但到了新公司,危機感特別深重,找不到存在感,說話都從不敢大聲,感覺自己的英文達不到母語水平,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
終于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角,長時間抑郁后,我報了一個奇貴的英文培訓班。一開始不確定我是否需要培訓機構。但當時中心校區的銷售把我帶進了一個透明的小房間,關起門來,盯著我的眼睛對我說,你難道不想要改變么?難道不想變得更好么?不報班你自己能堅持下去么?
報班后,我周末有了去處。中關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北京的五環外,充斥著十八線小城市有的皇城的霉味,這種味道最初來自于每次出差半夜抵達機場,乘坐出粗車的氣味體驗。
北京的氣味實在對人不友好。
撐不下去了。那么好勝心強的自己,那么不想認輸的自己,怎么能忍受自己一直挫???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我找不到到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能為這家公司帶來什么,只是在浪費時間。
像一只蛹,一夜之間身體出現了很多缺口,我盲目的想堵住最迫切那一個,但身體的黑洞越來越多,不知該補哪一個。
很無力,很…沒用…
那種職場的挫敗感,會讓自己迷失,忘記自己未來的模樣。裹在蛹里,不想探出頭。每一次脆弱都想包裹,每一次任務下達,眼里一團亂麻。沒有能力清醒的梳理事情的來龍去脈,總是很挫敗很無力,每一次,除了加深自己的無力感以外,只能拖累團隊。就像流水線里的次品,打著不合格標簽。
我每次都會問,小薄荷啊,你咋什么特么的都不會呢?
終于,我失掉了留在北京的最后一絲勇氣。離開了那個完全不適合我,也不屬于我的地方。后來,我加入了一個小小的創業公司,變成了COO和創始人。在這里,完成我的職場生涯的蛻變,漸漸跟團隊同事磨合之后,找到自己的定位,懂得分享和配合。懂得在其位,謀其政。
和一群年齡差不多大的人在一起共事,更能發揮創造力,唯一需要的,只有堅持。持續的做好一件事,只做運營,不斷重復和熟練。沒有人帶,自己找方向,用自己覺得正確的理念一直往前走,迅速調整自己的節奏。
努力的往前走,永遠相信一句話,叫保持饑餓。
不管是身材,還是職場。
相對那位和曾經的自己很像的管培生說,少年,你很棒!你只需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做好那一件事,就夠了。身邊很多厲害的人,想要學習別人的優點是對的,但千萬不要迷失自己,愛自己,欣賞自己才能欣賞別人。中國大學校園里,缺失一種叫社交文化的東西,大多數人喜歡低調,不喜歡popular。
1、ALWAYS BE FRIENDLY.?
有一次上小組會話課,老師問我們,職場里什么特質最重要,我選擇motivated,有一位五六年工作經驗的人回答:friendly.他說 一個不友好的人到了團隊里,會成為團隊里的災難。大家不喜歡的人,她沒有辦法在職場生存下去的。
這并不意味著你得笑臉迎人,喪權辱國,夾縫求生,而是考驗你的情商夠不夠。越來越多的90后進入職場,接受道德和倫理的審判,有的人勇敢選擇說No,有的人徹底融合在氛圍里。都是社會化的結果。
2、找準目標,去學習思路和方法,永遠不要淪為成為別人。
創業是條艱難的路,之前看的一篇文章很棒。里面的核心邏輯是,如何最快的提升自己,就看公司最努力的那個人,公司誰最努力呢?創始人CEO,他是最努力的那個,因為公司是他真金白銀砸出來的。每一分錢就該花的其所,每一分鐘都該用于其所。接觸下來的每個創始人的風格都不同,但大同小異的特質:勤奮、聰明、用功、而最厲害的人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3、每場活動之后,復盤。
復盤是一種回歸的活動,將自己放置在上帝視角,去重新審視過去的一切活動,回到當時的時間節點,元認知自己的思維模式,清醒的復盤活動的每個細節,是否與預期一致。如一致,如何一致,如不一致,如何突破自己。
每當一件事告一段落,都該找回一段屬于自己的時間,復盤自己。
上一個時間節點,我跟過去握手,擁抱,謝謝。
謝謝你,給了我成長的勇氣和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