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兩個女孩,兩段故事。七月是恬靜乖巧的七月,安生是調皮活潑的安生,一個是眾人眼里的好學生,一個是眾人眼里的壞學生,她們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可她們卻共同構造了一個不可分割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安生活潑瘋狂、孤獨脆弱,七月恬靜乖巧、大膽正義。一個像太陽,炙熱奔放,喜歡刺激的冒險,外面的世界很大,她喜歡出去看看,四海為家也好,四處流浪也罷,另一邊生活平淡好像一眼就能看盡一生,看似平淡的生活,穩定的感情,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感覺自己很沒趣。就這樣,兩種性格的女孩相遇了。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七月,心里住著一個安生。也有人說:她們是彼此的影子。但我想說,七月一直都是安生的影子。或許,只有在安生面前,七月才是那個敢于釋放的七月,而安生永遠是那個最真實的安生。如果讓我選擇一個,我更喜歡安生。喜歡安生,喜歡她的獨立她的自由,更喜歡她的不羈她的“放蕩”,她沒有七月的人見人愛,也不是那種溫婉乖巧的姑娘,但是她敢想敢做,就這一點足夠征服人心。我們處于尚好青春年華,可青春于我們或許只是做過的試卷,熬過的夜,起過早的床,縱使內心也暗暗涌動著叛逆不羈,可終究慢慢變成一副成熟模樣。青春于之安生,是浪跡天涯,四海為家,她在臺上拼過酒,一個人住在狹小的出租屋內,經歷男友出軌,一切看似瘋狂或許還顯得落魄,可正是這種不安生是多少人敢想而不敢為。
我曾經看著她們的離別無聲哭泣,我也因著她們的怒罵而默默流淚,歲月的無痕造就了她們的不同,生命的無常讓我失聲痛哭,我想我或許又一次在別人的故事里感動地一塌糊涂,而這所有情感的爆發不是因為情感共鳴,而是遺憾著自己的無,艷羨著別人的有。人終究會老去,心中的火苗也終將會滅,帶著青春最盛的激情走向生命的茍且與平淡,愿此生,如安生,不安生。(文/錢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