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秋季,秦池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一億元,并且在北方市場小有名氣。有一天,一位朋友給姬長孔打來電話,“老姬,梅地亞去不去?”
梅地亞中心,中央電視臺投資的一個綜合性商務賓館,這里是中國企業的激情燃料場。
出掌中央電視臺廣告信息部的是一位叫譚希松的女強人,她把中央電視臺的黃金段位拿出來。進行全國招標,并且給投標金額最高的企業準備了一個虛無而金光四射的桂冠:標王。她把招標會的日期定在每年的11月8日,諧音為“要要發”,地點則在梅地亞中心。
1994年11月8日,中央電視臺第一屆廣告段位招標會就是一條爆炸性新聞。會錢,人們普遍以為標王之爭將在當時廣告曝光率最高的孔府家酒和太陽神之間展開。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此前默默無聞的、跟在孔府家酒背后亦步亦趨的孔府宴酒以3097萬元奪得標王。
在中央電視臺的炒作之下,孔府宴酒一夜之間名動天下。標王如一只巨大的手掌,把弱小的宴酒托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崇高平臺。
試問,如果有一個讓你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機會,你會要嗎?如果在開始的時候你還有疑慮,但是第一個做嘗試的人已經成功了,你敢不敢做第二個人?
如果是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有人證明了這個辦法可行,為什么不能去做?
姬長孔也不肯放過這次機會,他帶來了3000萬元,是去年一年秦池酒廠的所有利稅之和,他打算在此豪情一搏。然而,代理競標廣告的廣告中介公司告知他,3000萬元在梅地亞只是一個中型炸彈,并不足以爆出一個轟動天下的新聞。姬長孔連夜與臨朐方面聯系,并得到了當地政府的竭力支持。
就在孔府家酒和宴酒出價競標即將結束的時候,山東秦池酒廠以6666萬元競得標王,高出第二位將近300萬元 !
根第一年的推捧孔府宴酒一樣,中央電視臺對秦池給予了巨大的造勢回報。秦池酒迅速成為中國白酒市場上最為顯赫的新貴品牌。1996年,根據秦池對外通報的數據,當年度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利稅2.2億元,增長五到六倍。
那么,1996年的梅地亞競標,秦池還會參加嗎?
事實上,1994年的“標王”孔府宴酒在95年競標失敗以后,短短一年的時間里,銷售額急劇下滑。
好像只有兩條路可以選,第一,放棄競標,一年之后的銷售額會下降,而且名聲不如95年響亮,如果別的酒廠奪得標王,銷售額會進一步受到影響。第二,繼續奪標,而且要拿“標王”,銷售額也會如第一年一般,節節攀升,而且可以打擊競爭對手。
好像第二種選擇,會更加有利一些。但是,如果一直選擇第二種方案,這個“標王”要一直爭下去嗎?如果媒體不再為自己造勢宣傳,那時候的秦池又該如何自處?
造勢造名能讓一個企業迅速的擴大,發展,但是太過依賴媒體,卻不是一件好事,對企業 的成長是不利的。
如果秦池放棄第一次的奪標,那么他還是在山東地區穩扎穩打,會慢慢發展壯大的一個企業。如果秦池在第二年放棄奪標,那么就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鞏固,發展完善自己,把靠著造名成就的品牌逐步轉化為市場需求。同時,學會不那么依賴媒體,依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的美譽度給自己做宣傳。
放棄一件有利可圖的事很困難,可更困難的是,能夠克制自己的沖動,看到誘惑背后的危機和隱患,及時脫身。
姬長孔在1996年繼續做著自己的“標王”,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讓姬長孔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