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第二日
清晨起了個早,便和Miss.L一起在小南門的早市上兜了一圈,來來往往的大多是大爺大媽,買個新鮮菜,吆喝聲還價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吃了熱乎乎的包子,便開始了今天的旅程——西安小吃之旅
看著知乎推薦,尋著百度地圖,來到了一條神奇的街——回民巷,一入巷,便被各種糊辣湯霸屏,人來人往,本是想找一家灌湯蒸餃,結果不小心錯過,誤打誤撞,看到了老金家菜蛋夾饃
脆脆的燒餅里夾上咸菜,蛋黃,花生,醬,很普通的食材,但卻組合成很好吃的味道,餅雖不大,但著實頂餓
穿過巷子,又不肯放棄,便原路返回,約摸離進巷三刻鐘的時間吧,回去的時候,滿是人的巷子就已基本成了空巷,讓人嚇了一跳(像是千與千尋里面的那條街)
也多虧了人少,找到了蒸餃店,雖然沒到營業時間,兩人便到一旁的早餐店吃了碗糊辣湯
與河南的胡辣湯只有一字之差,但味道確實大大的不同,很有較勁的肉丸,配上白菜,蒜臺,土豆,蘿卜等等,有點燉菜的感覺,剛出鍋的時候稠稠的,待半涼時就變得有點?。ㄉ衿婺槪兜缆槁榈睦崩钡?/i>
吃罷后,便轉戰灌湯蒸餃
薄薄的皮但不失嚼勁,肉餡和糊辣湯的味道有點像,都有點麻,咬上一口,就有湯留了出來,配上特制的辣椒醬,這酸爽~
強烈被安利的,料很豐富,紅棗,花生,瓜子,薏米,枸杞,山楂,山楂,山楂,還有糖,作為一個愛吃甜卻又怕酸的妹子,真是對它又愛又恨,甜中帶酸,酸中帶甜,喜歡酸的同學可以嘗試一下~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個早飯,可以吃這么多。。。雖然吃到了中午吧。。。)
吃吃吃之后便是——玩玩玩
先到了中心的——鐘樓
【百度百科】西安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墻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于今址。
鐘樓歷經多次維護,紅墻雖美,卻過于明艷,多了分歷史的還原,少了分時間的沉淀,唯有透過頭頂已褪色的石磚,才能感受到時光荏苒
正所謂站得高,望的遠,站在鐘樓之上,視野還是蠻好噠~
鐘樓過后,便是書院門,古色古香
入了門,馬路左右兩邊便是一些賣筆墨紙硯,書畫的店面,墨香飄散在空氣里,讓人不自覺放輕放慢了腳步,悠哉悠哉,是個淘寶的好地方~
書院門離騾馬市很近,西安的一個購物街,游完古風書院門,再來下現代騾馬市也是不錯的選擇,(妹子們可以買買買啦~)
離了騾馬市,便轉到大雁塔
【百度百科】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是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的,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
塔有塔的特色,不過印象最深的是旁邊的主題公園,用各種人物雕塑介紹了陜北民俗,生動形象(特別是正門口的雕塑,真是個栩栩如生~#搞事臉#好奇的同學可以去看看噠~)
充實的一天,不知道是怎么走得那么多路,還有很值得推薦的景,傍晚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