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不是滿臉雀斑卻期待與白馬王子邂逅的幻想,也不是站在城外對婚姻懷揣的期待,而是他說“一輩子不變心”,你深信不疑,斬斷退路,讓他成為你唯一的避風港;是他說“我養你”,你就真的卸下戰袍、收斂鋒芒,甘愿做一只關在籠中的金絲雀。
如果你甘愿這樣做,當生活的暴風雨來了,他筑起堡壘,把你拒之門外,你又能一味責怪別人狠心嗎?
所以愛情里,誰都別做攀援的凌霄花,依附著對方的高枝生活。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的陳俊生是負心漢,小三是心機婊,可是極度缺乏安全感,沒有風度和缺乏智慧的子君,就真的可愛嗎?
她用80%的時間擔心丈夫出軌,纏著閨蜜讓她幫忙調查老公的行蹤。
終于在這種揣測不安中失了自我,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闖入丈夫的公司,質問實習生是小三。結果被實習生反問:“他為什么會娶一個,您這樣沒有教養的女人回家。”
一開始,她總覺得自己輸在不夠年輕、漂亮,可是當真正的小三——一個30多歲、離婚、獨自撫養孩子的女同事逐漸走進視野,她簡直有些不可置信。
可不管她信不信,她的確是輸了,不是輸在美色,而是輸在對丈夫經濟和情感的過分依賴。
聽過一句話,一個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失去自我;不是紅顏不在,而是自信全無。
但也許,這些逝去的紅顏與歲月,丟去的自我和自信,都是依附別人過活,所要付出的代價吧。
想起子君在回應實習生時,說的那句讓人心酸的辯駁:
“小姑娘,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到了我這樣的處境,你就會明白,跟維護家庭和婚姻比起來,教養根本不算什么。”
羅子君哭著對閨蜜說:“是陳俊生把我取回家,叫我不要工作的!是他許諾我一個完美的人生,是他說要養我一輩子的。”
面對曾經的海誓山盟,想到如今的丈夫,她感到委屈、難過。
可世事就是這樣,男人說愛你的時候是真的,說不愛你的時候也是真的。
當然你也要相信,對方承諾養你一輩子的時候,是真心實意的;想要背信棄義的時候,也是發自肺腑的。
所以那些失了理智,輕信甜言的人,也別怪說謊的人,技藝太高超。
有可能當初他們在哄你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謊。
就像子君找丈夫談話時的那段對白:
“我愛她,無可救藥地愛她。”
“當初你也是這么對我說的。”
其實電視劇里的子君是幸運的,生活中,不是所有遭遇生活重創的人,都能遇到多金又頭腦冷靜、邏輯清晰的賀涵,來做自己的人生導師。能一邊毒舌,一邊幫她打離婚官司,幫她從走出失敗的婚姻,重新找回自信,樹立人生價值。
現實里,越是上層社會的人,越看重價值;越有價值的人,越會待價而沽。
這世上不是沒有灰姑娘,而是灰姑娘雖然有后母,但本身也是貴族。所以,富豪若娶你,也要問問自己以何堪配?
婚姻的本質是場交易,勢均力敵、奇貨可居,婚姻才能長久。
這幾天,我的大學群里炸開了鍋,原因是班里唯一的一對情侶,結婚三年了,現在要鬧離婚。
大家一邊倒地指責女方,說她當年死乞白賴地纏著男方,當男方為她放棄了高薪工作,而她卻要離婚,另覓高枝。
我想起,當年是女生倒追的男生。
男生叫林啟,是當年風靡一時的校草級人物,寫得一手利落的好文章,還是校籃球隊的隊長,一眾女生青睞的對象,自然也包括前妻苗七七。
苗七七是獨生女,也是個富二代。雖然上學時跟她不算太熟,但也知道,她身上沒有太多驕縱的大小姐脾氣,不熱衷專業課,喜歡舞蹈、電競這樣一些非主流的東西,在學校里也是哥們兒成群。
他倆剛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多少癡男怨女,橫飛唾沫星子,說他們不合適。無奈一個有錢,一個有才,這才堵住了眾多悠悠之口。
當年校招的時候,林啟被一個大企業看上,工作地點在北京,而苗七七要回老家接管她爸的生意。
林啟對異地戀不自信,于是放棄了在北京的工作,跟七七一起回了老家,還領了證。
那時候,苗七七也曾豪情萬丈的說:“我養你。”
可當真正開始接管她爸的生意后,苗七七發現一個人扛事業很辛苦,勸林啟跟她一起干。
可林啟說,自己對她爸廠里賣的女性內衣不感興趣,想找自己喜歡的事。
結果他一找找了三年。
七七也養了他三年。
三年里,七七在行業里站穩了腳跟,公司也步入正規。他除了日漸消弭的斗志和逐漸褪卻的意氣風發,毫無起色。
但讓苗七七下定決心離婚,是因為那天陪客戶吃飯,喝得有點多,她打電話給林啟,讓他開車過來接自己。
結果電話里,林啟說自己在家空調吹多了,有點小感冒不舒服,讓她自己打車回來。
掛完電話,七七哭了,她突然意識到,這個人在身邊,卻什么也指望不了。
她也突然想起,這些年,自己明明都能靠自己開得起寶馬,買得起LV了,卻為了給他也買一臺車,一再降低生活標準,委屈克制自己。
他們的故事講到這里,眾人才覺得,男生被踢難道不是活該嗎?
誰真的愿意無原則的養一個閑人呢?
原泉在劇中的那句臺詞,特別有道理:
“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
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夠更多地,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內涵。”
所以婚姻也不是誰的避風港,而是兩個人共同開墾的荒地。
當一方在奮力朝前的時候,落后太多的一方,注定會被OUT出局。
寫在最后:
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們,做人要有獨立的人格,要有獨自生存的能力,所以我在骨子里就遵循著,凡事靠自己的行為準則。
講真,如果哪天真要讓我像羅子君那樣依附別人,我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