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總是問我,你和豆豆認識時間不長,但友誼進展得很快呀?
是的。
從2016年讀書會親密關系活動第一次正式見面到現在還不足一年,在北京這個諾大的城市,她算是我眾多朋友中聊天或見面次數最多的朋友了。
兩個都挺孤獨,但又有著相同經歷的女生有很多更多話題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況且,我們還是認可彼此價值觀的,我們同樣信守承諾,給彼此的感覺都是靠譜兒。
又似乎是年齡相仿,但境遇卻大體相同,渴望成長,但有時又會稍有懈怠,焦慮但又沒有更好的突破口,所以自然而然親近起來。
最近,因為公眾號的事情,我們又從友誼發展為工作關系,這其實是我最不愿意遇見的關系,所以也是對我的一次挑戰吧。
毫無原則一直是我的致命傷。
第一次公號發文,因為種種原因,耗費了我極多的精力,比我自己編文章還累,于是,有些抱怨。但轉念一想,
是啊,其實別人也并不知道這些,自己暗地里抱怨算什么,再說了,既然是朋友,就應該幫助她更快地成長。于是,我決定和她好好聊聊,說明自己的想法,也說明工作的要求,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礎。
這次的聊天,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后來,因為排版上的事情又多次交流,我也給了她很多實質性的建議,為了說明自己的方法實用且正確,還特意在知乎上尋找了幾篇關于微信排版的文章發給她以作確認。
直到現在,這樣的合作還在繼續,我們之間也開始出現了責任與分工,彼此都不是特別計較的人,在成長的路上,多承擔些責任,多付出些教訓也是好的。
我們的友誼也還在繼續,有時,豆豆會說,挺羨慕我的生活,每天都在嘗試新的東西,對此,我是非常榮幸且吃驚的。有時,我們會聊到對未來的打算,也會想到是否會離開北京。有時,會一起聽課,學習新知識,一起吃飯,品嘗美食。
但這次的合作給了我很多啟發。
1.在這件事上,我和她都不是專家,因此會遇到很多彼此商量的情況,例如在標題這件事上,我們都是在摸索,有時因為我的經驗,提出一些建議,有時,她會萌發出一些靈感,我幫她一起總結出來。總之,本就沒有覺得標題是誰一個人的工作,而是在探討中,互相學習,相互促進。
2.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別人做不到很好,而是因為在一開始,我就沒有表述到位。
覺得豆豆一定能夠做好這件事,也一定要和她一起合作,是因為我相信她,在渴望成長的路上,她并沒有比我堅持得少。我相信她,是因為我們都有一股韌勁。
而在這件事之后,我覺得,無論是朋友,還是同事,理性的職場范才是我應該追求的目標。
3.最后,如果想要帶好別人,首先自己一定要具有專業性,能處理突發的任何情況。
保持時刻學習的心態,也許不需要經常動手排版,但所學的技能一定牢記于心,也將拓展更多技能。
無論是現在的公號排版,還是以后要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事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