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蕃茄炒蛋的視頻燃爆朋友圈。
遠在大洋彼岸的留學生,在一次每人都得獻出一道菜的聚會上,決定做中國料理蕃茄炒蛋。無奈不會做,就發消息求助于大洋這端的老媽。老媽語音指導,他仍不得法。最后,老媽傳來親自下廚做蕃茄炒蛋的視頻解決了問題,他做的這道中國料理也獲得一致好評。
視頻的燃點在于大洋兩端的時差整整差了12個小時,老媽這端才是晨四點。也就是說老媽這邊實際上是24小時待機,他才得以及時做出這道菜解決了燃眉之急。
于是,有人被這種24小時待機的父愛母愛戳中淚點,哭的不能自已;有人被這種凌晨驚擾父母的不孝行為氣的炸毛,更是對這個留學生的獨立生存的能力提出質疑。蕃茄炒蛋不會做,還不會搜嗎?網上什么操作視頻沒有,非得在凌晨去麻煩父母。
媽寶!巨嬰!高分低能!失敗的教育!不會蕃茄炒蛋的男人不能嫁!
作為一個母親,我愿意更多的看到,這個獨自一人在大洋彼岸生存的男孩,只是在看了老媽親自下廚的示范之后,便做出了令他的同學們一致好評的蕃茄炒蛋。也愿意看到他在意識到時差之后,更多的體會到父母所付出的辛勞。無須質疑他的獨立能力,能夠只身一人在大洋那邊生存著,本身就是一種獨立能力。
誰不想教育培養一個生活全能,成績又好的孩子?誰不愿擁有一個高智商,高情商,高能力,高水平的完美孩子?可是,作為父母,誰不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在學生時代,盡可能的多學到一點知識,而不是其它。或許,我們該教他掌握獨立生存的能力。但是,倘若不能兩全,難道你不愿意在他的學生時代,為他提供一切方便,讓他多學會習?
可憐天下父母心!或許你可以說他們的教育失敗,沒有教育出一個全能的優秀孩子,但是。就算他們教育失誤,沒有顧全局,沒有培養出一個全能的孩子,可是,他們沒有錯誤。在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他們讓孩子在拼學習的年齡,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難道有錯嗎?
不要說哪個國家如何注重從小培養孩子做飯的能力,讓孩子先學會生存。在我們的考試還是分數說了算的情況下,在分數和做飯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先讓他在學生時期學好習,走出去,難道有錯?尤其是寒門學子,不學習更沒有出路,當父母的也是在自己的辛苦生活下,為孩子提供一切方便學習,讓孩子先跳出農門再言其它。
也許,有人會說,這并不矛盾,全能超級棒的孩子的確存在,但那是傳說中的眾人眼中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人家的孩子還不是。
尤其是高中階段,父母更是竭盡全力所能的為孩子的學習提供一切方便,以便為孩子多爭取哪怕是一分鐘的學習時間。
當然,所有辛勞的付出,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均以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為主。如果你培養出的孩子除了學習什么也不會,還不懂感恩,那么,這就不愿別人說你教育失敗了,因為你培養出的是一只白眼狼。
所以,孩子不會蕃茄炒蛋沒關系,但一定要懂得感恩。這樣的孩子在學業有成后,是懂得迅速自我成長的,包括做飯在內的其它生存能力。
父母的愛是沒有距離和時差的。片中的父母在接到兒子的信息后,是秒回的。哪個父母不是時刻牽掛在外面的孩子?不是時刻把心系在不在身邊的孩子身上?哪個父母不是希望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難處,他們不怕孩子麻煩。
我的孩子,我也會盡量教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樣,我會提供一切方便讓孩子去學習。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尚有欠缺;作為孩子,我們在生存技能方面不夠完美。請給我們多一分寬容和理解,我們公做得越來越好。教育孩子這件事,誰不是一邊摸索,一邊前行呢?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蕃茄炒蛋。距離再遠,抵不過一種念子之情。愿每一個孩子能夠體會父母的愛子心切,做一個懂得感恩又努力上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