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五帝史》(6):炎黃部落融合

黃帝和炎帝的這種打法,簡直是開啟了魔獸爭霸的模式,炎帝部落的人哪見過這種架勢,就算是蚩尤也沒有一言不合就把老虎獅子一籠籠地往外放,所以炎帝部落的人很快就吃不消了。

炎帝部落的士兵們,很多是被首領們鼓動來的,以為能搶點糧食回去,運氣好了還能搶個老婆回去。現在倒好,老婆沒見著,老虎啊,熊瞎子啊,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獸啊,這些倒是一群一群地在屁股后邊追著自己,這誰受的了這個啊。

剛剛還不可一世的炎帝軍隊,一下子就被沖散了。跑的跑,逃的逃,炎帝管都管不住了。

其實,黃帝和炎帝領導下的各個部落,并沒用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很多部落之間也都是世代通婚。各個部落之間的人們,早就暗結胎珠,只是身不由己隨著老大去砍殺。

所以戰斗現場不時會出現如下對話:

炎帝兵甲:咦?姐夫你也來了?

黃帝兵乙:是大兄弟啊!今年收成還好吧?

炎帝兵甲:別提了,剛被蚩尤兵打敗,糧食都沒了,今年都沒法過個好年了,可是我們老板還逼著我們來打仗——

黃帝士兵乙:大兄弟別哭啊,我們黃帝待人可不錯,現在我們正在招人,干脆來我們這里吧。

炎帝士兵甲:真的?那麻煩姐夫了。你等等我喊喊我的兄弟們……喂!弟兄們,我們別給炎帝賣命了,反正已經來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們正好趁這個機會投靠黃帝吧!

“好——好——”炎帝的士兵們都喊道,“我們現在就投降,再晚一會命都沒了!”

炎帝的士兵們都舉手投降,不幫著炎帝玩魔獸爭霸了,各個部落首領一看,都這樣了還玩什么?干脆也投降吧,很快炎帝帶來的人,都成黃帝的人了。

炎帝看著手下帶來的人都這樣,他心里知道這次自己又敗了,而且是徹徹底底地失敗了。不過炎帝不愧為炎帝,他看到自己戰敗,并沒有沮喪失望,而是大義凌然、斗志昂揚地對黃帝說:“哼—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是——我投降總可以吧!”

黃帝當然求之不得,打仗本來就是為了利益,如果炎帝寧死不屈非要打下去,自己要一堆死人有什么用,再說,他今天的勝利也是險勝,要是沒有這些猛獸武器,說不定他還真打不過炎帝。他心里也知道炎帝帶來的這些人,并不一定真是投降,還是先把炎帝留著牽制這些部落。于是,黃帝接受了炎帝的投降,而且也沒有難為他,雙方結成了聯盟。

炎帝看到黃帝這么寬宏大量,他也很受感動,他向黃帝提出:我被你打敗,敗得心服口服,現在我們兩家成為了一家,成了炎黃部落,放眼天下就只剩下蚩尤是我們最大的威脅,所以我們要一起打敗蚩尤,這樣我們就能統一天下了。

黃帝心里正有這樣的打算,見炎帝主動提出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很干脆地答應了炎帝的提議。

黃帝手下的大臣倉頡(cāng jié)一聽,連忙低聲提醒他道:首領,炎帝是想讓我們和蚩尤兩敗俱傷,然后他可以東山再起。


倉頡


黃帝不以為然地笑笑,對倉頡說道:“老倉,注意用詞。‘兩敗俱傷’,‘東山再起’,這兩個成語是后代人發明的,以后可不要犯張冠李戴的錯誤了。軍事上的事有大鴻他們幫我參謀就行,你該把心思專注在自己的專業上,對了,你最近有沒有研究出新的字啊?”

“還沒。”倉頡看著黃帝深不可測的眼睛盯著自己,心里嘀咕:“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但他是一個虛懷若谷的人,決定不和黃帝計較,況且他一想,黃帝說的也對,術業有專攻嘛,知識分子就得有知識分子的研究成果,于是他退了下來,專心研究字來。

后來,倉頡果然成為我們現代漢字的發明人,他根據事物的形狀創造出“文”,又給每個文字配上發音,形聲一起,就有了“字”這個說法,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才能夠傳承下來,這方面倉頡可以說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為倉頡有創字這么偉大的成就,以至于后世有人說他長了四只眼睛,這都是謠言,大家不要相信,二郎神這樣的神仙也才長了三只眼,他倉頡一個普通人怎么會長四只眼呢?真是荒謬啊!

經過黃帝和炎帝在阪泉這場大戰,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人就結成了聯盟,兩個部落慢慢融合在一起,他們的后代也被稱為“炎黃子孫”。

炎帝一族成為黃帝的臣下后,黃帝對待炎帝也不薄,雙方雖然還是互相提防著對方,但在對待蚩尤方面意見都很統一,他們都知道蚩尤還在擴展自己的領土,總有一天他們和蚩尤之間,還有有一場惡戰。

黃帝一方面積極發展生產,一方面勵兵秣馬,因為他明白自己有了炎帝的支持,實力比之前強大很多,現在已經可以和蚩尤對抗了,所以他時刻準備著戰勝蚩尤,統一天下。

黃帝不像炎帝那樣輕視蚩尤,所以他一直在研究戰勝蚩尤的方法,研究蚩尤制造兵器的秘訣。

就在炎帝和蚩尤打仗的時候,炎帝部落的人看到大鴻的士兵在撿煤球,其實他們是在收集蚩尤冶煉兵器的一些礦石,后來他們還從戰場上帶回蚩尤制造的兵器。黃帝讓他的工業專家進行試驗,可無法制造出像蚩尤士兵裝備的那些兵器來。

最后專家們認為無法繼續研究,他們認為必須不但要找到正確的礦石,還要有冶煉的環境才可以。而這些礦石和冶煉環境,只有蚩尤部落那邊才有。

這讓黃帝明白只有征服蚩尤,才能夠徹底掌握兵器制造的技術,如果等蚩尤強大太多,那他的整個部落就只能落入被蚩尤屠殺的命運。

除了制造兵器外,黃帝還通過分析炎帝戰敗的原因,來尋找戰勝蚩尤的一切辦法。

他聽說蚩尤能夠呼風喚雨,思索出那是因為蚩尤能夠預測天氣,于是他尋找到了氣象專家,這讓他多少放心一些,因為他明白了蚩尤并不是一個神仙,而且和他一樣具有肉身的人。

雖然知道了原因,但還是要找到解決方法,因為他聽說蚩尤會下霧,這讓炎帝的部隊陷入在迷霧中被蚩尤宰殺的命運,更何況那種霧還是毒霧,可以說這是炎帝吃虧的主要原因。

黃帝想了很多種從迷霧中辨別方向的方式,可是都覺得不太好,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自己馬上要娶來的第四個妃子,名叫嫫母[mó mǔ]的姑娘拿給他一根磨好的細細石頭,告訴了他這個石頭的神奇現象后,黃帝欣喜若狂,因為他找到了一個不用怕蚩尤下迷霧的辦法。

嫫母聽了黃帝的方法后,立刻拍手和他一樣高興起來。黃帝看著嫫母伶俐可愛的樣子,心里卻對她感到非常的虧欠,因為他意識到,后世將不會知道嫫母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女子。


嫫母

嫫母是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的女兒,他們的部落離蚩尤部落不遠,所以他們為了自保就和炎帝部落結盟。后來在黃帝和炎帝大戰中,嫫母部落的首領被黃帝俘虜,黃帝并沒有為難他們部落,還多次向他們部落請教和蚩尤部落的情況。所以這些部落的人,對黃帝都非常擁戴。

這個部落首領的女兒,就是出落得大方漂亮的嫫母。嫫母是個心思極細,自小就聰慧活潑的女子,她對部落其他的男子都看不上眼,為了打發那些每天都要到她門口簽到展示肌肉的年輕男子,她在門口掛了個牌子,上書:非誠勿擾。

但在她在見到黃帝后,卻是一見傾心,感到簡直是一箭穿心(此處特指丘比特之箭,非彼箭)。于是,嫫母主動和老爹提出要嫁給黃帝,黃帝也對嫫母很有好感,于是就準備娶她。

嫫母給黃帝提供了很多蚩尤部落的信息,雖然兵器最后并沒有制造出來,但是也多少有些小的成果,而黃帝卻對蚩尤的情況多有了解,比如敵人的特點和蚩尤所在部落的地形天氣特征等信息,都是嫘母和她部落的人提供的。

在以后的調解部落之間的爭斗時,嫫母巾幗不讓須眉,從不離黃帝左右,多次隨著他出兵。但是在出征的時候,她在戰場上喜歡戴著他們部落的面具,再加上她是個陽光女孩,換句話說,就是打起仗來比較兇悍,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黃帝這個要娶的老婆,是個彪悍的丑八怪。

這個流言傳到嫫母和黃帝那里,黃帝心里有些不痛快,要求嫫母在戰場以真面目示人,嫫母卻一笑置之,并不以為意。因為她知道面具對敵人的震懾力,正如蚩尤部落的人那樣,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戰術。而且,她心里覺得自己能夠嫁給黃帝已經心滿意足了,至于相貌在別人眼里如何,她覺得活著就要自由自在,何必在意別人的說法呢?

她不但不糾正這種傳聞,她還勸黃帝默認這個流言,因為最近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因素,那就是部落之間互相搶婚變得愈演愈烈,已經影響了各個部落之間的關系,甚至影響到黃帝的統一大業,她要黃帝利用這個機會,現身說法勸大家不要搶婚。


上一章

下一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