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今年1月份到手的書,第一次翻開已經是半年之前,當時處于迷糊發愣之中并沒有繼續翻頁的欲望,所有閱讀也就停留在了最初的幾頁,第二次翻開就是三天之前,《皮帕·李的私生活》這本書變成 了這幾天的睡前讀物。
皮帕·李是故事里的絕對主角,故事的現年皮帕的年紀是50,年過半百風韻猶存,有個大了30歲而事業有成的丈夫,一對令人羨慕的龍鳳胎兒女,生活似乎是在有條不紊地行進中,幸福美滿也是眾人對皮帕的家庭標簽,也是一切從搬到老人村開始似乎都沖出了正常的可掌控的軌道。意外的夢游癥復始,丈夫的出軌好友的背叛。
成為皮帕·李之前,皮帕還是皮帕·德斯,德斯家的小女兒,獨享著母親的愛與關注,似乎有些過分的愛和關注,超乎尋常的關注和倆人共處的時間非正常的扮相拍攝照片。皮帕發現風風火火又偶爾瘋狂的母親一直在服用毒品,以身試毒卻沒有引來母親的戒毒,除她之外的所有家人卻對母親服用毒品一事早已達成共識。
與教師的情事被發現,只身離家尋找到了翠西姑姑。卻被翠西姑姑的同性伴侶所吸引,拍攝和母親當時相似的照片,被趕出寓所。
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放浪形骸的少女生活,吸毒,亂交,穿行于形形色色的社會邊緣人之間。
赫伯出現時還是吉吉的丈夫,皮帕是個現實所說的小三,可他們還是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宴會中吉吉飲彈自殺。皮帕沒有遭受來自社會或者他人的非議,而是自然而然地成了赫伯和第三任妻子。
婚后,龍鳳胎兒女的出生,皮帕害怕自己成為蘇姬一樣的母親,跟女兒保持著一定她所認為的安全距離,女兒成為了獨立自信的人,卻似乎并不愛她。
鄰居家的兒子,不合常規的兒子,卻激起了皮帕出走找尋自己的欲望。丈夫出軌好友背叛的雙重打擊,又一次出現的夢游,肉體的糾纏和精神出離。出走時赫伯的出現和倒地不起,加速了皮帕的認清自己,不出席葬禮也不再反對背叛好友的出席
這一夜我輾轉難眠,對自己的平生陷入了沉思。真是一團糟,我看不到未來,沒有計劃。誰是我追隨的榜樣?我不想當護士或是女管家,也不想當個秘書、文員什么的。我不想在肉庫區工作,不想當家庭婦女。我只想不停地游蕩,沒完沒了地穿街越巷,看盡世上人情。我的心念很貪婪,我要我要我要,我要深入世人的內心。我會跟著一對夫婦,眼看著他們急匆匆地走在街上,提著雜貨,捧著花束,攜兒帶女地往前趕;我會尾隨那些下班路上的生意人,還會尾隨那些衣著光鮮的女人,看著她們步履堅定地走到街邊揚手召喚出租車。他們都很忽忙,都在奔走,都在趕赴著什么。紐約市里的每一個人似乎都身負使命,除了我。我被一種無窮無盡的需求驅使著,卻沒有一個可實現的目標。我想我其實是在尋找愛。盡管那并非我當時的感受。那時,我感到僵硬、寒冷,如同雪地里的一把小刀。
書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或許每個人都有過那么一段迷茫的時期,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前路在哪里,沒有可以跟隨的榜樣,沒有一心從事的職業,滿眼都是行事匆匆的人,不知在追趕什么的人,不知身負什么使命的人。總是在人群中過,卻總是不知道自己于人群中是什么樣的存在,扮演著什么樣的路人甲乙丙丁。
看過之后總會在想我們到底要找什么,為什么總是如此匆忙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