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天生就是油畫,要經歷久遠才有價值,要有距離才看得清楚。
——題記
1
我來自漓江邊,他來自長江邊。他來桂林公差兼旅游,我受朋友之托成為他的向導。
我們都忙于工作。當我們相見時,已是兩日后的周末。周五晚上一個多小時見面時間仿佛十幾分鐘一般。我答應他,明天陪他一起游漓江。
在那條秀美的江上,數十只白鳥舒展著羽翼,在青山前流暢地翻飛,宛如聽到仙樂,繞著山水盤旋不止。遠山含黛,綠水長流,我們不約而同輕唱出了同一首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我們相視一笑,好似同行至此處,胸懷中一同蕩生起一樣的層云。
濃濃的咖啡在西街飄散。我們的交流也像是西街不同的文化在那里共生相融一樣……時間宛如停止了。我們坐車回城、晚餐、送別好像都是一種動作和形式,直至我送他到火車站他踏上回程的歸途。
后來他寫了一篇文章《我想去桂林》。文中他寫到,無論他在哪里,耳邊一首山歌總在回蕩“……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邊唱來,那邊和……”他說桂林之行是他人生中最浪漫的旅行,因為他全然沒有想到他在桂林可以遇見一個能與自己心靈相通的女子,像是前世的愛人。他還拍下了西街招商的廣告詞:“半是風景半是店,半為生意半可居”,“有些人留下因為喜歡,有些人回來因為思念”。
我也回應了一篇文章《漓江春水》。我清楚地知道,他是一陣風,偶爾經過我的身邊,他會順著他的方向,繼續前行;他也知道,她仿佛是他前生的一個夢,此生再相逢時卻已錯過了三生石上約定的時間;我們是掠過的云影,裝點了彼此的天空,多姿多彩卻又轉瞬無痕……只是我的內心猶如春江,低聲地融解著冰封的雪……
2
再見時,已是半年之后。
在這半年之中,我第一次為一個朋友建一個文件夾。這個文件夾里有我們日常的值得記錄的短信往來、聊天記錄,他走過的風景、像片、他寫的文章,我們共同喜歡的音樂;在這個文件夾里,還放有“我”的文件夾,在“我”里,也有與他相應的文件名稱,都是一唱一和的相互回應。平時里不覺得有什么,細一品,竟也有許多思量。這個文件夾,既有明顯的“私有”色彩,更多的卻是隔著天涯也能看得到對方眼中所見,感受得到心里所想,那是隔著時空也能連接的相通的心靈。
我們都明白這是一份在不對的時間里遇到的一份愛。我單身,但他有家室。我們都經歷了風風雨雨,深知相愛的條件;我們也嘗過人間百味,更感想念的珍貴。于是,我們把愛深深地藏在心底。
半年之后,我們在上海相見。他問我,什么樣的距離正好?我脫口而出:一拳之隔,但心在一起;若心不在一起,一拳之隔也是天涯。他說,那正是跳交際舞的距離。也許是一種暗合吧,人生就是一個舞臺啊,看你與誰共舞最優美了。那就來一曲《藍色的多瑙河》吧。那是在上海夜晚的桂林路上,初秋的風吹拂著法國梧桐的葉子,夜色優美,舞者的目光悠遠,時而會相視一笑。他們的眼中只有彼此。
某些時刻,我們可以走得很近,就像一個人。這樣的感覺非常地令人眷念。彼此信任,彼此沒有絲毫陌生感,即使我們轉身就會成為彼此人生的過客,但這樣一份相遇相知的緣份卻是真實的。相愛難以抗拒。
相伴是美好的。
不同的地域帶來不一樣的思想,相比而言,他比我更具有敬業的精神和堅韌的毅力,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我對工作也多了發自內心的熱愛。工作于他是第一位的,除了正常的三餐和睡覺,他幾乎都是行走在路上或是在工作之中。在長三角的經濟發達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多是兩小時經濟圈,為了工作的方便,他常常一個人開車往返于城市之間,清晨出發,深夜返回。他也是一個空中飛客,常??缭綆浊Ч镏粸檎勔粋€合同或只為表達真誠而進行一場溝通。
很多時候的清晨,他會告訴他出發了。有一次,我跟他說:我是窗外的清風,正與你同行。他說:我情不自禁地將空調關掉,搖下車窗,一股清風拂面而來,我感到你就在身邊;我原以為五個小時應該很長,但有了你的陪伴,好像很短。
我們訴說著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我們享受著即使是這樣遙遠的相伴也給我們內心帶來的安寧和快樂。這樣的相伴走過了幾年,直到有一天,我跟他說我休假了,想去他的城市看看。他說,只要他在他的城市,不管多晚,他都會回家。其實,他早就告訴過我這個情況,但我沒止住內心的黯然。我內心的結慢慢緊實,我仿佛感覺到彼此的聲音和溫暖在漸漸微弱……
3
這是一個結,緊緊的結。它像水墨畫里最重的那個點,盡管周遭極富意境,但那個點落在紙上,仍是這幅畫的重點。它會成為我們之間的死結嗎?
早在在相識之初,我就知道他有家庭;在相知以后,也知道他不會遺棄誓言。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他給我他的全部,因為我從來沒有在心里這樣深深地愛著一個人,從來沒有為著一個人舍棄自己內心的清高和矜持,即使知道這是一份沒有未來的感情,我仍然執著。但我不能在自己的深情之后去執著一份隨時可以舍棄的感情,我的內心渴望著一種平等的感情。
于是我給他寫了一篇文章《因為深愛,所以離開》:我終于明白,有些距離,是我所不能逾越的,它橫亙在我們之間,那就是——歲月。
如果愛,就將一份冰清玉潔的情感綻放,即便孤獨,也會獨自芬芳;
如果愛,就用真情與祝福,痛苦與憂傷調合,即便苦澀,也要飲了人生這杯酒;
如果愛,也可以遠遠地欣賞,不一定要緊緊地拽住不放;
如果愛,還要做回原來的自己,那也是曾經令他心動的我呀,或許多年以后,他也會想念我的微笑;
如果愛,就在心里深愛吧,即便含淚,也要默默轉身。
其實,相攜人生,不一定要牽手走過。
他回復我:我可以為你變得細膩些,我也可為你把家人先放一放,我也可以為你冒一些風險;但我永遠不想承諾我沒有把握一定能做到的事,我永遠不去編織美麗的謊言……
我不愿你離開,但如果你感受的痛苦更多;我不愿你離開,但如果你會有更多的幸福;我不愿你離開,但如果你要求的我無法給予……
或許我應該、也只能將心中的那份感情深深地藏在心底。原以為這樣遠遠地欣賞,靜靜地聆聽,我們可以永遠地相望著老去。我相信這種感情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溫情與美妙,但是人類文明又賦予我們另一種責任,讓我們在艱辛中享受幸福,在甜美中背負苦痛。我心中永遠有愛,愛在我心中!
文字和照片能夠在電腦中刪除,但記憶卻會伴我一生。你可以離去,但一定要讓我知道有你的信息,我只想還能聽見你的笑聲,無論何時能想起你時我還會微笑。
他在郵件里最后寫道:前天我問太太,下輩子還做夫妻嗎?她的回答我很意外:想??!但可能輪不到我了,我要再重修一千年??赡苡腥艘呀浀攘撕芫昧恕x謝你……讓我提前知道下輩子我還會很幸福!
4
多年后的一個清晨,我又看到了他的郵件——
晚上做了一個夢:好久沒有你的消息了,于是我在假期來到桂林,沿著曾經走過的路,漫不經心的地瀏覽,希望奇跡的出現,漓江還是那么美,只是少了那山歌。
當我走到陽朔的西街時,好像一切還是原樣,賣笛人依舊吹著好聽的曲子,姜糖也同樣香甜......忽然一家客棧映入眼簾——“漓江春水”。多么熟悉的名字,我不禁走了進去,門廳前一幅漓江山水畫,一群白色的江鷗在山水之間自由翱翔,一個熟悉而美麗的背影融合在這畫卷中。
我輕輕地走近,問道:還有空房嗎?當你轉身,我看見你眼眶里的濕潤,又輕輕地問:我能在這里做一個白發侍者嗎?
2017-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