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重新讀約翰格雷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雖然只讀了前邊幾個章節(jié)。
但覺得深有感觸。
比如書中提到的,火星人心情不好時,便會守口如瓶,緘默不語,鉆進他最私密的“洞穴”里,靜靜思量,努力想出對策。
金星人情緒低落或者壓力過大時,她更傾向于找個閨蜜,將滿腹心事盡情吐露。
最近情緒有點反復,復盤自己,當情緒低落時,確實會找人來傾訴,龐子、中月也常常被拉來充當垃圾桶。一般傾訴完之后,睡一覺也就沒事了。
也需要有個自己的洞穴躲起來,比如不間斷的社恐,除了親近的朋友,下班更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呆著,周末時間基本屬于孩子的。
而火星人鉆到“洞穴”以后,他們常常忘了洞外的家人和朋友同樣面臨這樣問題的困擾,他們本能的認為:要先照顧好別人,就得先把自己的事處理好,不能給別人添麻煩。而金星人看到這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態(tài)度,會倍感失落。
以前跟王先生吵架時,他常常不說話,我知道這時候巨蟹男就躲進他的蟹殼里了,也沒用咄咄逼人地去做過什么事,好像自然而然的事情就過去了。
上周六下午,短暫的親子時光,王先生騎著電動車載著我和小萬穿過一條條街道和小巷子,下午夜市還沒開始。
穿過稀疏人煙的小吃街,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樹,頹敗的紅磚墻,下午的陽光光線不強烈透過梧桐葉散落在店門口的旗幟上;剛鋪開的桌面上;角落的鵝卵石上,斑斑駁駁。
我特別喜歡這種煙火氣,在十字街,排隊買了臭豆腐,小萬要吃冰激凌,我拉著他,他看不到攤位上的食物,吵著讓我把他抱起來,還一臉嫌棄我的臭豆腐。
拐進一個巷口,我買了兩瓶檸檬水,小萬看到冰箱里的優(yōu)酸乳,問我有沒有##味的,我聽不明白,就問,是不是草莓味的,小家伙急了,說有沒有熱的,額…我恍然大悟,他是要常溫的。
原本晚上要去麗景門,晚飯后,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打斷了計劃,小萬非要去跳水坑,王先生就撐著雨傘陪著他,讓我回去休息…
其實最溫暖的場景,都藏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只是平時我們少了許多耐心去觀察,去體會。
最是人間煙火氣,也是這么久來最能治愈我的良藥。比如傍晚東站廣場的各種舞蹈,早晨熙熙攘攘菜市場,街邊大卡車旁賣西瓜、榴蓮的商販,頂著熱浪收割麥子的農(nóng)人…那些熱氣騰騰在生活的人們,身上洋溢著樸實而堅韌的光,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這人間,很值得。
生活最美的,是把普通的煙火過成精致,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溢滿歡喜!
So,學會理解,學會包容。要愛自己,然后才是愛別人。首先自己得擁有一棵蘋果樹,才能給別人分果實,然后別人施肥澆水,你努力生長,枝繁葉茂,春華秋實。而分果實其實也是付出愛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你是幸福和享受的,所以你才是更富足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