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頗為受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边@千古名句貫穿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該劇的始終。不知道被當做臺詞說過多少遍。
縱觀全劇,所有豪門貴族的恩怨紛擾,都跟這句話脫不了干系。父母上一輩的爭寵是為了孩子的前程,才造成了大宅子里血雨成風,針鋒相對的局面。
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這本是好的,無錯。但卻釀成了一樁樁悲劇。
父母之愛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的愛,是害了孩子呢?
父母雖是長輩,但未必事事都能拎得清楚,也有著其局限。
1。衛小娘生命垂危之際,為明蘭深謀遠慮
衛小娘教育明蘭要有格局觀,而不是貪圖房子里的一時安穩。尤其是當衛小娘命不久矣,其更是訓導明蘭要去找祖母,唯有拜在盛家老祖母名下,明蘭才有可能隱忍生活而保全自己。
衛小娘給自己的孩子謀了一條可以托付的有指望的路。盛家老祖母心地純善,對明蘭更是將其當自己的親生孩子,加以引導,明蘭終成大器。
衛小娘給明蘭謀得前程是讓她找一個能照顧她能安心的人。
2。小秦氏的偽善為孩子謀侯爵之位,愛的盲目不懂孩子
在小秦氏設計燒死明蘭,卻不想風將火星子吹到了自己兒子的住所,一場大火燒盡了三郎的家,也燒斷了他們的母子情。
小秦氏是一個很偽善的人,人前裝純善,對自己的孩子也挺善。但是小秦氏私底下是惡地,心眼很壞,她想的就是怎么樣能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前程。
但是小秦氏不懂孩子,只是盲目的對他好,給自以為對他好的一切,卻不知自己的兒子根本就不稀罕什么侯爵之位,自己兒子要的是兄弟和睦。
3。顧家大哥為自己謀前程,最終放下過往
顧家大哥挺讓我感動的,最后還是決定放下謀劃,寄希望于顧二叔幫他照顧好妻兒。顧家大哥原本就怕顧廷燁會針對于他,覺得一旦顧廷燁掌握了家中大局,自己就完了。為自己謀前程,而屢屢對顧廷燁迫害。
但是還好他最后清醒過來,跟顧廷燁交心,希望他能善待自己的妻兒,讓妻兒一生順安,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4。當顧廷燁去找他的兒子昌哥兒時,救下了明蘭,在江邊對顧廷燁說的那番話?!澳闶鞘裁礃拥娜?,她就是什么樣的人。你是侯府公子,她就是侯府千金。你現在流落江湖,他就是水賊草寇的女兒?!?br>
希望顧廷燁為蓉姐兒考慮。也就有了后來回京,自己去掙功名的事。這也是從子女長遠來看的一個細節,甚至也是明蘭和顧廷燁情感萌芽的爆發階段。
5。偷走昌哥兒的曼娘回來了,以昌哥兒作要挾,要顧廷燁娶她做妾室。詭計識破后,死活不說出昌哥兒的下落,整個人一時安靜一時癲狂的曼娘。
明蘭亦是蹲下身來,耐心懇切地對曼娘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希望曼娘能坦白從寬,不要誤了昌哥兒。
可惜那小小的孩子遇到了這么一個一心只為自己的母親,早早的過世了。
6。劉貴妃在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太后膝下撫養的時候,趴在桌上說了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