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飛
閨蜜今天本來很想與我深聊關于生命的問題,無奈我被工作逼得太緊,下午被領導逼著改方案,因為明天就要交,另外我手頭上除了領導要的這個非我職責范疇的方案要寫外,還有四個方案待寫待確認,所以我忙著改方案,只能有一搭沒一搭的去和閨蜜聊著,我知道她想深聊,卻又不能與她多聊,著實誤了她的真誠了。
我工作忙碌,疲于奔命,無非就是為了生計。我有嗷嗷待哺的娃要養,我欠了親戚朋友15萬的欠款要還,我要每個月還6000的房貸,2000的車位貸款。這就是現實,現實逼得我必須對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換得高額的報酬,讓領導給予我好的評價,好換得每個季度可觀的績效激勵獎金。
工作忙碌,自然是要犧牲休息時間,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不知不覺中透支體力的。
所以生命與生計便產生了矛盾。
我是生命至高無上論者,在我眼中生命永遠都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我很珍惜健康,我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健康,我很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我是那么那么深愛著我的老公,我的孩子還有我的父親,我希望他們都能健康快樂和平安,我希望我們能相伴永遠,在我眼中,家人永遠都是最最重要的。
業績突破培訓的姜洋老師倡導的是另一種理念,他認為只有拼命工作才能在物質上和精神引導上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支撐,他甚至認為拼命工作人往往才是長壽的。
姜老師做的是一種精神倡導培訓,對于他培訓中所述的內容,我只能說我部分贊同,但卻不敢完全茍同。
凡事過猶不及,中國儒家思想講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說,工作上不能過于拼命而忽視休息和身體健康,要懂得適當休息,適當放松,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過度了,自然是會對身體有所傷害的。
可反觀現在的我呢,好像為了我的生計忽視了我的生命,我現在依然在辦公室加班,眼看著四個方案沒有寫沒有完成,而且還在不斷地有更多的其他的工作涌現。為了生計,我似乎別無他選,只能選擇拼命工作。
甚至為了能夠更好的勝任這份工作,達到公司所為的政治標準,我強迫自己列了非常詳盡的學習和運動計劃,我甚至連接家人電話的時間都沒有。早上6:00起床,直到晚上9:00才能回到家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時間都顯得那么的珍貴,孩子11:00多睡著,我也跟著入睡,為了第二天能夠有精神早起上課學英語。
每天逼著自己跑步3-5公里,甚至強迫自己跑過2個10公里。為了是讓自己能夠更健康,與此同時能夠緊隨公司政治運動的大潮而不至于落伍。
我甚至這樣寬慰自己,我努力我在拼,才能成為孩子的好媽媽,才能成為老公的好妻子,才能讓家庭穩固。我也這樣寬慰自己,我只有努力才能讓我的孩子不至于像我一樣,一輩子疲于生計。
至少,在他這一輩,可以通過我打下的經濟基礎、圈子、和知識層次,過上比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