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許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愿,2016年最后100天,每天寫一篇文章。事情的起因是有一天閑來無事翻日歷,結果一算,距離2016年結束正好還有100天。于是乎,我臨時起意,許下了這個愿望。
我們都會不經意間許下這樣那樣的愿望,比如我要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減肥多少斤,要在接下來一周內完成多少業務量,要在接下來一天內讀完一本書。
我許下100天寫100篇文章的愿望,也不完全是吹牛,我就是想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我很早開始寫作,但總是長途跋涉以后半途而廢,總是寫寫停停,沒能持續的堅持下去。這一次,我希望能堅持到底。
當我把這個愿望告訴朋友的時候,他們就會問,天天寫,總有一天寫不出來的時候,到時候怎么辦?
我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下面這幾點。
1.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放下,休息一會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叫《聰明的一休》。當一休哥遇到事情想不出解決辦法的時候,就會停下來打坐,嘴里說著:休息,休息一會。過不了多久,聰明的一休總能相出辦法來。
其實,寫作也是這樣。當我實在寫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抽身離開,去喝杯茶,去看看窗外的風景,讓大腦休息一會。從一件事情里跳出來,去做另一件事,看起來是有點三心二意,但如果你坐在電腦前,絞盡腦汁咬破手指都敲不出半個字來,繼續坐下去,只會讓你更加煩躁,思緒更加糾結。這對于寫作的人來說,一點都不是好事。
此刻,你起身,出門散散步,呼吸一下不一樣的空氣,被清風吹拂一番,也許思路就會重新打開。再回來寫作的時候,就會下筆如有神。
2.讀書就是狗熊在儲存過冬的能量,越多越好
長期寫作的人,沒有不看書的。要想持續的輸出,就必須持續的輸入。
讀書是最高效的輸入方式之一。我讀書很雜,文學小說,散文日記,歷史科普,營銷勵志,心靈雞湯,心理學,金融保險專業書籍,我都讀過一些。
很多書是需要精讀的,而且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讀,再詳細的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文學名著,哲史經典都應該精讀。另外,就是我喜歡的書,也會翻來覆去多讀幾遍,每次讀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是囫圇吞棗式的,全部吃進去,但消化不了多少。再來第二遍,稍微好一點,能消化個二分之一就不錯了,乃至三四遍,差不多就消化完了。回過頭來,再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整體復盤全書。
一些工具類的書籍,讀起來就很快。翻開目錄,仔細通讀,你就該明白這本書寫的是什么了。然后我會花些時間去做一個簡易版的思維導圖,畫出重點來,讓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接下來的通讀就會比較順暢,重點的地方仔細讀,不重要的地方,飛速閱讀翻過去,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讀書干的就是儲存能量棒的事情,很多經驗和知識都會被你儲存在大腦里。等你需要了,就可以拿來用。
你可以把讀書理解為狗熊過冬。在寒冷的冬天還沒到來之際,狗熊只干一件事,那就是拼命的吃東西,將能量都堆在厚厚的熊掌里。吃的越多,冬天就會過得越舒服。不至于在春寒料峭的時候就爬出樹洞找東西吃。寫作就好比過冬的狗熊,讀的書越多,腦子里儲存的能量棒就越多,寫作的時候就會有足夠的輸出,而不怕寫不出來。
3.模仿一點都不丟人
我們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模仿一點都不丟人,抄襲才丟人。
模仿不是整段整段的抄襲,而是通過觀察和仿效其他人寫作的文章,而改進自身寫作技巧和學會新技能的一種學習行為。
模仿是人類天生的本能。眾所周知,剛出生的嬰兒,主要就是通過模仿來認識世界。而且,學習也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模仿,學習毛筆字都是從描紅和臨摹開始的,很多大師都不例外。學畫畫也是如此,張大千齊白石哪一個不是從臨摹開始,吸收學習前人手法技巧,再通過自身的提煉改進,開一派宗山。
小時候寫作文,老師也會扔一篇范文給你,教你照著葫蘆畫瓢。
所以說,模仿就是扔給我們一個最好的老師,通過仿寫練習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經常會在讀書的時候,留意別人寫得好的段落句子。我會分析他的技巧手法,嘗試著自己練習用相同語法結構和句式寫作一段。這樣的練習會快速幫助你提高寫作能力,而且還能同時提高你的閱讀理解能力。
4.學會和人聊天以及觀察生活,豐富你的素材庫
我講的學會和人聊天,并不是教大家怎么和人說話,也不是教大家什么與人聊天十大秘籍之類的方法。我所說的學會和人聊天是要從別人的話里聽故事。
我們一天要接觸多少人,而又有多少人跟你說話,說話超過10分鐘的又有多少。這些平日里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你有沒有注意到?注意到了有沒有好好想想別人話里的意思?
也許你會說,這樣下去我多累啊!是啊,這樣下去的確很累,可我又不是個天才,如果再不勤奮點,日子怎么過。
再者,也不是說非得事無巨細,而是要學會觀察生活。通過練習后,你會發現,只要你聽到什么有價值的信息的時候,大腦就會自動給你預警,給你提示,告訴你這個信息也許有用,快點記下來。
我有個朋友到店里來喝茶,跟我聊天,講到過去的事情。我在聽完他的話后,飛快的構思了一個故事大綱。
時間:上世紀九十年代
地點:某農村小鎮,經濟欠發達
事件:某小孩在路上撿到一輛自行車。小伙伴在糧站練習,結果被送糧食的拖拉機壓死。賠償3000塊。小孩父母兄弟叔伯爭搶這筆錢,結果造成了又一個新的悲劇的故事。
這是個真人真事,說出來也只是一個非常粗線條故事大綱,但足夠我發散思維,寫一篇3000字的小說了。
另外,除了聊天,觀察周圍人和事也能我提供不少的寫作素材。我們住的小區,工作的單位,吃飯的飯店,跑步的馬路,游玩的公園,這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發生,只要你善于觀察,總能找到有用的素材。
比如我小區門口有兩個花店,我每天從他們兩家門口路過。我發現,其中一個門口堆滿了泥土花盆垃圾,一個將最好的花展示在門口。結果后一家花店生意更好,人很多。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事情。于是,我就寫了這篇《如果不綻放出來,沒人知道你的美》的文章。
5.持續不斷的練習,是寫作進行下去的唯一標準
這一點其實不用多說,每個人都應該清楚。上課沒見他多認真,下課一起玩,然而每次考試他第一我倒數第一的天才同學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是靠著大量持續性的練習,才獲得成功的。
寫作也是一樣,靠著天才的靈感來寫作的人,到最后往往一篇文章也沒有寫出來,因為他一直在等待靈感的出現。而通過大量練習,掌握適當的技巧方法,是可以寫出好文章的。哪怕一時寫不好,我不怕一世也寫不好。
我是茶人老七。
2016年最后的100天,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美好快樂的事。
歡迎轉載,請私信!喜歡我的文章,試試關注和點贊,給我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