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用碎片的時間完成系統學習

   很多人覺得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式的年代里,人們要不停的去利用閑散的時間完成學習,微信圈里也有很多提倡碎片化學習的文章,讓人們看了不得不督促自己隨時隨地準備學習。但是我認為碎片化學習這個命題本身就不正確,并不符合人們學習認知的規律。
   在今天這個時代里,人們似乎更難用大塊的時間來完成一段工作,能用一兩個小時來處理一件事情似乎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的噪音太多了,不停有各種消息來打擾人們本就不太專注的注意力。電腦、手機成為我們信息的主要來源,微信、QQ等社交媒體的功能不強大到我們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不管傳遞過來的消息是真是假,都會占用我們3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閱讀,而這不斷涌來的信息,把我們本來大塊的時間分割成一段一段的小塊兒,最終下來什么都沒有干,什么都沒有記住。
   盡管現在的社交媒體不斷發達,信息成量子式爆炸,但真正對人們又用的信息還是那么幾條,甚至我們通過微信或者QQ被動閱讀的內容,真實有用的不足十分之一。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說:“如果把時間分的過于零碎,就等于沒有時間。”“如果不管理時間,那就什么也無法管理。”所以,大塊的時間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總是認為利用零星時間來學習是必要的,其實我認為這是另一種浪費時間和精力。假如看一本小說而言,多數人無法過目不忘,我們利用零星時間來看,今天看半小時,明天看十分鐘,往往一兩個月也無法看完一本小說,因為我們看了前面忘了后面,今天看的時候,昨天看的已經忘到九霄云外了,等于自己每天都要重新開始看這本小說。所以,我們永遠不可能完成一本小說的閱讀,并無法體驗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感。如果我們有大段的時間來看同樣一本小說,假如每天用連續兩個小時用來閱讀,所閱讀的數量和感覺絕不是將兩個小時分開所能夠滿足的。
   我的一次閱讀經歷也許可以驗證這樣的事情。在《三體》剛剛獲獎那會兒,我第一時間購買了全套,但三個月后僅僅閱讀了不到四分之一,并且不知道作者所言,也無法體會到書中的精妙之處,感覺這本書枯燥無味,讓我有一種棄之不讀的感覺。但一次出差途中,我竟在出差途中讀完了剩下的四分之三,并深深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書中那種精妙之處,為作者豐富的想象和淵博的知識所折服,并對書中所描述的各種天文現象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而是應該學習如何整理碎片化的時間,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將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整合,對不斷干擾自己的信息進行屏蔽,分清事務的重要程度,集中利用有效的時間進行處理,提高效率,為自己的學習騰出更多的整塊的時間,深入研究一些問題,而不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蜻蜓點水一般閱讀一些無用的文章,這樣的學習是效率低下,且很難形成系統化知識體系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